首頁 文化 藝海漫遊

歌舞大曲秦王破陣樂 展示盛世唐朝

文/容欣 整理
《秦王破陣樂》即《秦王破陣舞》,是唐朝最著名宮廷樂舞,也是一部影響很大的歌舞大曲。最初用於宴享,後用於祭祀,屬武舞類,與文舞相對。

據唐劉餗《隋唐嘉話》、《舊唐書.音樂志》、《太平廣記》卷203等記載:

620年,秦王李世民破叛將劉武周,解唐之危,河東(山西永濟)士庶歌舞於道,軍人利用軍中舊曲填唱新詞,歡慶勝利,為李世民讚頌:「受律辭元首,相將討叛臣。咸歌《破陣樂》,共賞太平人。」「四海皇風被,千年德水清;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主聖開昌歷,臣忠奉大猷;君看偃革後,便是太平秋。」遂有《秦王破陣》之曲流傳於世,後編入樂府。

據說唐太宗首次聽到這首樂曲時,對左右大臣說:

「朕昔在藩,屢有征討,世間遂有此樂,豈意今日登於雅樂。然其發揚蹈厲,雖異文容,功業由之,致有今日,所以被於樂章,示不忘於本也。」「朕雖以武功定天下,終當以文德綏海內⋯⋯」

氣勢雄渾感天動地

貞觀初(627年),太宗詔魏徵等增撰歌詞7首,呂才協律度曲,訂為《秦王破陣樂》,在原有的曲調中揉進了龜茲的音調,婉轉而動聽,高昂而且極富號召力。同時有大型宮廷樂隊伴奏,大鼓震天響,傳聲上百里,氣勢雄渾,感天動地。

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後第一年--貞觀元年(627年)正月初三,宴群臣,奏《秦王破陣樂》,這是此曲第一次在這樣莊嚴、隆重的場合中演奏。據說這個歌舞使百官看了都激動不已。貞觀七年(西元633年),唐太宗讓魏徵、虞世南、褚亮、李百藥等作歌辭,自己親製《破陣樂舞圖》,更名《七德》之舞,並命呂才依圖教樂工120人(一說128人)披甲執戟而舞。

根據該圖,樂隊的布局是:舞隊的左面呈圓形,右面呈方形;前面模仿戰車,後面擺著隊伍;隊形展開像簸箕伸出兩翼,做出打仗的態勢。舞者身披銀甲,手中持戟。全舞共分三折,每折為四陣,以往來擊刺動作為主,歌者相和。舞隊舞動時,「抑揚蹈厲」,觀者無不「扼腕踴躍,凜然震竦。」凡宴三品以上的官員及「蠻夷酋長」,於玄武門外奏之。擂大鼓,聲震百里,氣壯山河。後用馬軍二千人,引隊入場,尤為壯觀(《通典》卷一百四十六、《唐會要》卷三十二等)。

名揚海外

《秦王破陣樂》在當時已經名揚海外。據說唐高僧玄奘大師到達印度後,在羯若鞠闍國,見到戒日王,他用十分欽慕的口吻與玄奘談到唐太宗與《秦王破陣樂》:「賞聞摩訶至那國(即中國)有秦王天子,少而靈鑒,長而神武。昔先代表亂,率土分崩,兵戈竟起,群生荼毒,而秦王天子,早懷遠略,興大慈悲,拯濟含識,不定海內,風教遐被,德澤遠洽,殊方異域,慕化稱臣,氓庶其亭育,咸歌《秦王破陣樂》。聞其雅頌,於茲久矣。」

印度迦摩縷波國國王拘摩羅王對《秦王破陣樂》也頗為關心,曾問玄奘:「『今印度諸國多有歌頌摩訶至那國《秦王破陣樂》者,聞之久矣,豈大德之鄉國邪?』玄奘答:『然,此歌者,美我君之德也。』拘摩羅王曰:『不意大德是此國人,常慕風化,東望已久,山川道阻無由自致。』」

唐朝傳統祭祀節目

《秦王破陣樂》在高宗李治執政時期,儀風三年(西元678年)後,常在宮廷中演出。後來李治把《秦王破陣樂》改為《神功破陣樂》,把原來 120人的舞隊減為64人的八佾之舞,而樂隊伴奏得到了增加,樂器添製了簫、笛等。原來樂曲共演奏52遍,後改為只演奏兩遍,舞隊排列由原來表現戰鬥陣勢場面改成了祭祀儀式形式。從此《秦王破陣樂》成為唐朝的傳統祭祀節目。

到了唐玄宗時期,李隆基把《秦王破陣樂》又改成了《小破陣樂》,先收入到九部樂、十部樂中,後又把九部樂、十部樂改為立部伎和坐部伎,而《小破陣樂》又比李治改編後的規模小許多。《舊唐書.音樂志》云:「破陣樂,玄宗所造也,生於立部伎,破陣樂,舞四人,金甲冑。」後來李隆基又把《破陣樂》改編擴大為比原來李世民時的120人還多幾倍的龐大樂舞。不過這數百人演出的《秦王破陣樂》全都是宮女著裝演出。

《破陣樂》從初唐到晚唐,一直流傳了近300年,敦煌莫高窟217窟有晚唐壁畫《破陣樂圖》(一說《閱兵圖》),《秦王破陣樂》不僅是大型的慶典節日和祭禮儀式上常用的樂舞,還成為了一種迎賓樂舞。據《新唐書.吐蕃列傳下》記載,唐穆宗長慶二年(西元822年)即《秦王破陣樂》產生195年時,唐朝與吐蕃結盟。當唐使者到達吐蕃參加結盟儀式時,吐蕃就是用「樂奏《秦王破陣樂》」來設宴款待以示儀式之隆重。

《秦王破陣樂》真實的體現了盛世唐朝的文治武功,是當時最為著名的經典樂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