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地方 台北

發展金融科技 立委憂大環境不利創新

立委曾銘宗認為,要發展金融科技,規模就很重要,台灣的規模小,市場小發展起來會特別困難。(台灣金融科技協會提供)
立委曾銘宗認為,要發展金融科技,規模就很重要,台灣的規模小,市場小發展起來會特別困難。(台灣金融科技協會提供)

文/記者莊麗存
近年隨著金融科技(FinTech)興起,漸漸地取代傳統金融服務模式,為讓金融科技產業有更大發展空間,去年底台灣立法院三讀通過「金融科技發展 與創新實驗條例」草案(俗稱金融監理沙盒),也是第五個擁有監理沙盒制度的國家,未來,金融新創業者將可向金管會提出申請,展開最長可達3年的實驗期。

未來的金融科技發展是否一片大好,還是存在隱憂呢?前政務委員、理慈國際科技法律事務所創辦人蔡玉玲表示,金融監理沙盒上路後,實驗內容可能涉及營業祕密,金管會可不要求太詳細的報告,避免讓新創的營業祕密外露。

創新實驗計畫原則上不得變更,但面對千變萬化的世界,難免會有變動,蔡玉玲認為,創新實驗的新創業者大大小小的變更都得核准,且需一個月的審核期,因此,建議業者在申請創新模式時,可把範圍盡量寫廣,後續才不會綁手綁腳,以避免業者未來因變更計畫而喪失創新時間點。

台灣規模小 發展金融科技不易

前金管會主委、立委曾銘宗表示,為何許多國家會推動金融科技,主要有2個趨勢,一是需求推動因素,傳統金融業未能滿足經濟發展需求,另一則是技術推動因素,包括行動通訊電話、FB、雲端、大數據等技術發展。

曾銘宗坦言,雖然金管會有期許,但他沒那麼樂觀,因為要推動金融科技有幾個方面要先做好,包括法規環境、市場規模、重視研發專利等,在法規生態環境方面,包括必須全面檢討相關金融法規、初步法規(《金融科技發展與創新實驗條例》)的具備。

曾銘宗指出,因為很多公務人員沒有那麼樂意看到創新,在他金管會任內,想要多多推動金融科技、電子支付發展,結果常常把問題告訴金管會的局長,局長卻反映底下承辦說這個不行做;其實這也不能怪基層公務人員,因為台灣的大環境不鼓勵創新,一旦發生問題後,基層公務人員是要負責的。

另外,曾銘宗認為,要發展金融科技,規模就很重要,台灣的規模小、市場小,發展起來會特別困難,目前全世界金融科技專利超過5萬項,而台灣只有幾百項且都是非 常初階的,在這幾年有些銀行也開始重視專利,不一定是金融業才重視專利,為因應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金管會2016年研擬推動證券業提撥特別盈餘公積,作為員工轉型所需費用,因此,要重視研發專利,對於員工轉型也要有相關配套。

曾銘宗表示,以後金融與科技是既競爭又合作,最後科技公司經營金融,還是要變成金融科技公司,推動金融科技還是要保有傳統金融業的業務,提升競爭力,達到金融民主化,也就是有更多人提供更優質的金融服務,雖然會侵蝕到傳統金融業的業務,但到底金融科技這條路能走多久,仍在觀察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