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港碳九洩漏,當局稱洩漏噸數為6.97噸,但受到各界質疑。官媒日前最新通報稱,現場收集轉移逾20噸吸油氈等危險廢物。而村民反映,海面油汙量不止這20噸,真正洩油量或更多。
本報通過調查發現,官方公布的碳九洩漏噸數確實存在造假。11月4日晚間,福建泉港政府在沒有任何數據支持的情況下,自曝碳九洩漏6.97噸。對此,當地村民在微博、微信上紛紛提出質疑:實際遠遠超過7噸碳九化學品洩漏,7噸本身就是「隱瞞」。
居住泉港的程先生對本報表示,他住在肖厝村的同學告訴他,說當時的實際情況是到第二天早上,政府部門上班後才開始處理洩漏事件,大家都在質疑他們這個緊急救援是怎麼救的。
「(如果真只是)半個小時(的洩漏)馬上就能弄好,然後第二天早上起來,整個肖厝村的海域全部是油,也就是說,按政府的說法,不知道是破了多大的洞能讓整個海面全是油。」程先生表示,泉港現在的海面上還漂浮著油漬。
11月11日上午12時,泉州市政府新聞辦向媒體通報,泉港區福建東港石油化工實業有限公司化學品洩漏事件處置的最新進展。通報稱,無害化處理吸油氈等危險廢物,現場共收集轉移5車次(20.73噸)廢吸油氈等危險廢物。
本報記者注意到,泉港政府在通報稱,截至11月9日上午,當地已累計調集投入吸油氈732袋、消油劑70桶,布設圍油欄302條進行吸附回收。
專業人士估算 油汙量高於官方公布
13日,本報記者暗訪了一位為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石油化工企業提供吸油氈服務的業內人士,他披露,現在使用的吸油氈具有只吸收油汙、不吸水和其他液體的功效。「海上的漏油通常使用1公尺乘1公尺、厚度0.5公分、重為1公斤的吸油氈,而一張吸油氈可吸2~3倍於自身重量的油汙,包裝時,按標準一張毛氈會被拆分成4小張,每50張為一個包裝箱(袋)。」
若按一大張吸油氈最低可吸2公斤油汙計算,一小張吸油氈可吸0.5公斤。目前按官方投入732袋計算,共計使用3萬6,600張小吸油氈,可吸油量為1萬8,300公斤,即油量為18.3噸。
如果按一大張吸油氈2.5公斤的吸油量計算,732袋的吸油氈可達到吸油22.875噸,也就是說,碳九洩漏量超過官方公布的6.97噸。
記者也留意到,網上一篇題為〈泉州碳九洩漏現場收集轉移逾20噸危險廢物〉的文章不知為何已遭到刪除。實際油汙洩漏量仍有待釐清。
疑官方內定 患者不得超過52人
碳九洩漏發生後,泉州市政府11日通報碳九洩露處置進展稱,截至11日上午12時,住院觀察的9人病情均繼續好轉,沒有新增住院人員。
不過,官方的說法遭到村民們的質疑。村民陳先生12日告訴本報,他的姑媽及其鄰居去泉港區醫院就診,希望留在醫院觀察,卻遭到醫院醫生的拒絕,醫生表示,根據上面口頭指示,醫院有下指標,不能隨便批准住院。
官方通報共接診疑似接觸碳九洩漏患者52人。有村民表示,政府不希望住院人數再增加,已口頭指示醫院,不得任意批准病患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