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綜合

海廢塑膠袋減吸管增 環團籲源頭減量

【記者徐翠玲/綜合報導】環保團體荒野保護協會17日發表2018年淨灘成果,撿到的廢棄購物用塑膠提袋數量,已逐年下降到2018年台灣海廢十大排行榜第七名,創14年以來新低,顯示限塑政策有效;不過,塑膠吸管卻連3年排行第三名,荒野保護協會呼籲民眾,應從源頭減量。

荒野保護協會從2004年起開始響應國際淨灘行動。根據2018年淨灘數據,數量排名第一的海洋廢棄物是寶特瓶4萬6,976支,第二名是塑膠瓶蓋4萬3,733個,第三名為塑膠吸管3萬6,660支,四至十名則為玻璃瓶、菸蒂、外帶飲料杯、塑膠提袋、免洗餐具、漁業浮球浮筒、漁網與繩子,前十名就占整體數量比例高達82.9%

荒野保護協會棲地守護部海洋守護專員胡介申表示,淨灘14年來,塑膠提袋數量最多的一年是在2008年,占整體數量的27.5%,2018年只有5.7%,推測原因可能是政府實施了限塑政策。

胡介申也提到,雖然從2015年開始塑膠袋減少了,其他塑膠用品,尤其是吸管的廢棄數量逆勢上升。台灣一天丟棄800萬支吸管,一年就有30億支,一但進入海洋就會存在相當久的時間,呼籲民眾應從源頭減量。

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劉月梅則表示,雖然減塑政策常被誤解為造成民眾生活不便,但長期的數據顯示,減少塑膠袋的源頭是正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