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防杜中國大陸貨品經過台灣違規轉運,以免台灣成為「洗產地」的受害者,經濟部國際貿易局3日表示,已與相關部會採取各項貿易管理措施,包括監督貿易流向、高風險產品進出口要求檢附產證,以及修法將違規罰金由30萬提高到300萬。
美中貿易戰2018年開打,貿易局指出,2018年10月起,海關已陸續查獲6個偽標案件。其中,塑膠產品、不鏽鋼品、靜電標籤3案查獲產地標示不實,自行車產品2案為出口報單產地申報不實,以及1件燈具偽標產地。不鏽鋼產品因進口商主動發現後自行申請退關,未作處分;塑膠產品、自行車及燈具已分別加以裁罰;至於靜電標籤偽標產地案現正積極查證中。
貿易局指出,當海關在邊境查獲違規案件時,將視情節輕重予以裁罰,包括廢止廠商登記資格或涉及偽造文書則移送檢調,且已提案修訂貿易法,擬將違反原產地的罰金由30萬提高到300萬,以及訂定「吹哨條款」增列檢舉獎勵。目前正在立法院審議中。
加強邊境風險管理部分,貿易局表示,對於自行車、太陽能產品等業界關切可能發生違規轉運問題的產品,採取5項因應做法包括,自貿區出口電動自行車及自行車,需先向貿易局取得輸出許可證;進口太陽能電池及鋼鐵,需檢附出口國產證;海關將加強查驗出口貨品是否有標示不實或虛報產地;自大陸進口的自行車及工具機,需申報用途以利追蹤;當台灣業者出口美國301課稅清單上產品至美國時,海關會提醒業者需注意美國原產地規定。
經濟部呼籲,業者勿心存僥倖而從事違規轉運行為,共同維護MIT(Made In Taiwan)的信譽及台灣產業貿易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