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在中國製造小型電子產品是理所當然。在貿易戰和中共病毒(武漢肺炎)肆虐的時代,全世界生產鏈的布局已經發生根本性變化。美國媒體報導說,未來科技界的新趨勢是:非中國製造。
據彭博社報導,自從30年前,負責組裝世界上大多數小型電子產品的台灣製造商開始向中國大陸轉移以來,這些製造商從來沒有如此焦慮過,全球小型電子產品的產業面臨著巨大衝擊。
去年美中貿易戰上下起伏、幾經周折,而貿易格局在逐漸改變。現在,中共肺炎瘟疫的大爆發加速了新貿易格局的形成,甚至商業界人士在公開討論產業鏈的轉移和重組。如今,台灣高技術公司高管們正在討論如何選擇中國大陸以外的最佳製造地點。
在利潤發布電話會議上,分析師頻繁詢問公司如何轉移生產地點,以避免美國對中國產品實施的關稅。在川普出任總統之初,高管們迴避了這個他們不想刺激北京的問題。但是最近,他們公開討論從中國轉移出走的細節,現在看來這個趨勢是不可避免的。
蘋果iPhone組裝商緯創資通公司董事長林憲銘(Simon Lin)上週甚至大膽地告訴分析師,到2021年,他的公司在中國境外的產能將達到50%。在剛剛過去的7天裡,另外兩家台灣組裝商也宣布了進一步提高中國境外的生產能力的消息。
中共肺炎瘟疫正在加快此類行動。總部位於台北的以賽亞研究公司(Isaiah Research)首席執行官曾盟斌(Eric Tseng)表示,一些公司等待著華盛頓與北京找出貿易爭端的解決方案,「但是新冠病毒會危害人們的生命。現在,許多公司加快了撤離(大陸)速度」。
轉移供應鏈並非易事,蘋果公司表示,由中共肺炎所帶來的困擾,尚無迅速撤出中國的打算。儘管如此,富士康去年仍開始在印度生產舊款iPhone,此舉似乎預示著蘋果對增強其在僅次於中國的全球最大智慧型手機市場(印度)的興趣日益濃厚。無論他們選擇印度、越南還是任何國家,電子製造商從中國大陸逐步移出已漸漸明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