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教育部統計資料顯示,1965~1988年,臺灣出國留學人數從2,339人增加至8,125人。2012~2019年,出國留學人數從5萬7,859人增加到7萬1,221人,且逐年成長。
大學問執行長魏佳卉表示,早期出國留學的都是菁英,近年留學逐漸普及化,留學國家數也增加到40幾個。在傳統的留學、交換、海外實習之外,更多青年採取壯遊、打工度假的方式出國,體驗異國文化,不再以取得學位為目標。2018年打工度假簽證將近3萬人,其中,澳洲占多數,達1萬8,239人,日本約5千人次之。
出國深造 城鄉差距是問題
立委鍾佳濱說,30、40年前「來來來臺大,去去去美國」,象徵臺灣社會出國留學夢。近年來,除了以學位為目標,國人在不同教育階段,透過國際競賽、短期參訪等機會出國,開拓視野。不論是出國留學取得學位,或是打工度假,都存在著「城鄉差距」與「經濟地位」的問題。
他表示,青少年進入成年到出社會,到不同的環境接受刺激,使自己成長茁壯,是重要的生命歷程。政府應挹注足夠的教育資源,均衡國內每個家庭取得海外學習的機會,讓臺灣孩子不因城鄉與經濟差距而有海外學習機會的落差。
鍾佳濱說,在傳統透過學業表現、語言能力的優異與否作為出國補助的基準之外,協助偏鄉孩子找出其他的衡量標準,例如:志工服務或社團表現等,讓他們能有更多且不一樣的機會到海外學習,建立屬於他們的國際觀。
國際交流逐年擴大
教育部中小學教育國際化專案辦公室執行祕書邱玉蟾針對「16~20歲國際學習」的議題提到,10年來,中小學在出國交流、接待交流及網路交流等國際交流的頻率及對象逐年擴大,國際交流累計前3名的國家依序為日本、美國、韓國;交流項目部分,以外國師生來訪活動最多,每年平均1,008次,其次為我國師生出訪活動,每年平均921次,第三為外國學生來臺服務學習,每年平均690次。
她表示,自2020年5月起,教育部為拓展中小學生全球交流機會,將中小學國際教育1.0升級為2.0。以往有學校反映,不知如何與國際交流,國外學校來洽詢也很麻煩。教育部將與22縣市合作,共同成立「國際教育推動聯盟(IEA)」,搭建平臺窗口,統籌對外協調與接收,並連結駐外單位資源等。
臺北市立中正高中校長江惠真表示,16~20歲的學生正值吸收知識及探索人生的階段,國際視野的養成相當重要,但並非所有學生皆能在此階段踏出國門。由於國際參與與服務學習並未被納入學習時數的採認,加上經濟負擔與課業壓力等皆是影響因素。此外,以學年或學期為單位的高中生交換,則有學習銜接上的實質困難。
了解國際文化 贏得尊重與認同
高雄市立鼓山高中校長莊福泰指出,目前高中的國際教育,主要包括交換學生、國際姊妹校、國際教育旅行、出國競賽或展演活動、學生專題發表交流計畫,以及校內的國際教育相關課程等。
他強調,無論何種形式,尊重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都會是國際教育的重要核心素養。16~20歲的學生須先建立對自己國家文化和產業的認識,並能透過語言與行為轉化為展現國家文化特質的能力。其次,須對交流國家進行深度的文化與制度理解,才能在交流與互動過程中展現善意與友誼,最後才能在國際間實踐自我並贏得國際友人的認同與尊重。
立委伍麗華認為,對孩子來說,教育就是讓他們建立自信、自立的態度,並以文化理解的角度去關懷環境、走向世界。從教育和人才培育的角度建立國際間多元的學習網絡,創造更多類型與彈性的機會,讓越來越多孩子到世界上不同的國家,認識各種不同文化所建構的知識體系,是國家必須努力的方向,也是不可逆的國際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