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 藝海漫遊

從腦科學出發 揭開上癮的祕密

同樣的物質在不同國家,也可能有不一樣的管制規範。(記者林紫馨/攝影)
同樣的物質在不同國家,也可能有不一樣的管制規範。(記者林紫馨/攝影)

文/記者林紫馨
早晨一杯咖啡、嘴饞時的巧克力、偶爾睡前小酌的威士忌等等,成癮物質在我們的周遭觸手可及,是生活的小確幸,也可能成為失控的生命困境。成癮的關鍵是什麼?大腦與成癮物質如何交互作用?藉由研究兩者的互動,科學家也更進一步了解大腦的機能。

在實驗室中,將會認識到各種容易讓人成癮的物質。(記者林紫馨/攝影)在實驗室中,將會認識到各種容易讓人成癮的物質。(記者林紫馨/攝影)

物質的使用與成癮,往往有其社交性與文化脈絡。(記者林紫馨/攝影)物質的使用與成癮,往往有其社交性與文化脈絡。(記者林紫馨/攝影)

毒咖啡包為近來常見的街頭藥物,因成分不明故危險性極高。(記者林紫馨/攝影)毒咖啡包為近來常見的街頭藥物,因成分不明故危險性極高。(記者林紫馨/攝影)

成癮和大腦功能有非常大的關係,探索成癮必須從大腦著手:如成癮的關鍵、大腦與成癮物質如何交互作用、成癮物質如何影響人們等。藉由研究成癮物質與大腦的互動,科學家由此釐清大腦的機能,發現成癮物質確實會影響腦部的功能,效用會因每個人體質不同而有差異,包括藥物耐受不良或過敏等反應。

世界衛生組織將「精神作用物質」定義為,個人在使用或服用後會影響其認知、情感的心智歷程的物質。(記者林紫馨/攝影)世界衛生組織將「精神作用物質」定義為,個人在使用或服用後會影響其認知、情感的心智歷程的物質。(記者林紫馨/攝影)

上癮的科學特展分成「說到『成癮』你想到什麼?」、「成癮物質與物質成癮」、「成癮物質如何影響人體的作用?」、「『物質成癮』能夠被治療嗎?」、「藥物的未來,我們的未來」四大區,從釐清大腦的機能開始,撕開「上癮」的標籤,讓人們從理解彼此開始,讓曾經的成癮者與自己受損的大腦共處,不再因物質成癮破壞、干擾正常的生活,並透過多管齊下的藥物或非藥物治療方式,配合醫囑調整生活習慣,讓他們學習與機能受損的大腦共處,即使復發,也能期待逐步過著正常生活。

成癮行為並非人類所獨有,在許多動物身上也曾被觀察到有相近之行為。(記者林紫馨/攝影)成癮行為並非人類所獨有,在許多動物身上也曾被觀察到有相近之行為。(記者林紫馨/攝影)

展覽於即日起至110年5月30日,歡迎民眾到科教館7樓東側展區參觀,相關資訊可以上科教館官網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