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綜合

五倍券成效 學者:限時效果佳

【記者張原彰/臺北報導】五倍券22日開放數位綁定,截至24日上午9時已有超過300萬人次綁定。針對五倍券可能產生的效應,24日有一場「從三倍看五倍券效益」研討會。學者提到,五倍券推出的時間「越快越好」,甚至影響到百億元的成效,同時因使用期間包含過年,要避免重蹈民眾過去拿消費券買年貨導致替代效果過高的狀況,也有學者提到,今年振興券數位綁定的狀況佳,或許央行可藉此嘗試推行數位貨幣。

「從三倍看五倍券效益」研討會由台灣金融研訓院、台灣經濟學會、台灣公共議題研究協會、公共經濟研究中心與台灣研究中心共同舉辦。

金融研訓院院長黃崇哲提到,中國爆發疫情至今已快兩年,世界各國政府大幅介入經濟發展,模式各異。臺灣從三倍券到五倍券,由去年的紙本為主到這次的轉成數位綁定,結合農藝券等加碼,協助特定產業,或許五倍券可以成為央行推行數位貨幣的前身與嘗試。

中經院院長張傳章認為,振興券有沒有效,重點要看替代、外溢效果。他說,五倍券讓民眾越早領到、越早花到,替代率會越低,花的意願與積極性越高,振興效果越好,甚至影響到百億元的成效。另外,要整合各種加碼振興券,外溢效果才會高。

他提醒,五倍券的使用期間跨越過年,當年的消費券就是因為接近過年,很多人拿來買年貨,替代效果較高,建議五倍券綁定使用非日常使用品,否則容易被替代掉;接著的雙十連假與百貨周年慶,建議對非日常用品配合促銷,並與五倍券結合,會有比較好的效果。

臺大經濟系副教授蔡宜展說,假設消費者擔心感染,政府發放五倍劵對鼓勵民眾出門消費的意願可能仍然很低,民眾可能會將五倍劵用於網路購物或電商平臺,這對因為這波疫情而受災慘重、例如:需要與人接觸的服務業,就沒有太大助益。

他說,消費者因所得與財富的降低導致消費降低,政府對民眾所得的挹注會鼓勵民眾出門消費,對受災情影響慘重、須與人接觸的相關產業可能會有較大的幫助。

商研院董事長許添財表示,今年國內投資帶動GDP成長的程度比較小,必須通過刺激消費來帶動。紓困部分,最快速的方式是給現金。至於到了振興階段,如果給現金就容易轉為儲蓄,這在歐美國家都有發生,因此,要解決問題,必須精準給予消費券,這是現金所不能及的。

許添財認為,消費券不是一般可接受的分割性貨幣,被設計成具有特殊條件的使用方式,有設定使用期限、對象、標的,可扮演指定消費的角色。如何讓效益更高,這得針對消費動機進行分門別類的設計。他呼籲,地方政府不應趕熱鬧,不要認為給錢就好,因為數位票券可加上附加條件,例如:增加使用對象、地方等限制,可更精準的給予幫助。

他說,消費券走數位綁定,要衡量數位基礎設施夠不夠普及,否則多是讓大企業、大平臺得利,對沒有數位基礎、使用收銀機的小型、微型企業而言,政府該做的反而是直接刺激消費。政府也可利用這個機會,幫助微型商店進行數位轉型,若配合數位綁定可給予基礎設施的補助,「既然長期要做,不如一次到位。」

國發會經濟發展處處長吳明蕙說,五倍券對內需服務業帶來很大效果。今年更強調數位轉型,主要是不要讓民眾群聚領紙本,同時讓商家、消費者適應新的工作與消費習慣,特別是今年已有三百多萬人綁定數位五倍券,主要是做了改進,首先是去年用數位券商家不見得多給優惠,今年做了數位標章,商家能以此給折扣,再來是今年也可以共同綁定。另外,經濟部的好食券限定數位綁定,同樣提供誘因。

電商部分,吳明蕙說,今年開放電商的原因是將開闢五倍券專區,並列入地方特色的產品,與在地生產的小農與小店家結合,讓他們在大電商平臺上架,並減免收取上架、廣告費,這可幫助小業者藉由新平臺學習新的經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