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面臨少子化化危機,且現行幼兒園師生比為1:15,已有40年沒調整,為提升教保品質,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9日舉辦「幼兒教育及照顧法第16條條文修正草案」公聽會,盼能降低師生比。教育部卻指出,降低師生比恐有校舍空間不足、增加地方財政等問題,與會人員則認為師生比應逐漸緩降。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楊逸飛指出,據統計,臺灣位居世界倒數第一人口增長,借鏡高教經驗,過往臺灣在高教快速擴張時,沒有事先預備好會面對少子化的衝擊,導致高教的制度至今仍尚未處理好。這幾年公共托育是重要歷程,教育部也快速擴張,隨著臺灣少子化,將來各種型態的幼兒園也該思考如何面對退場機制。
至於降低師生比是否會增加地方財政問題,楊逸飛以新北市舉例,他說,若每1班多1個教保人員,約要花費4億,不過110年中央補助新北市準公共的經費高達40億,而教育部推動平價教保服務的經費,去年為340億,今年及明年則分別是390億、502億。楊逸飛說,從國家整體財政狀況來看,降低師生比的財政影響,其經費明顯低於想像。
楊逸飛提到,後疫情時代,需要更精緻的幼教,只有真正的公共化幼兒園才能在疫情中協助國家維持穩定,包括防疫措施、空間配置等,更精緻跟個別化的經營方向,才是幼教支持的重點。他表示,降低班級人數,是在替未來出生人口下降做好準備。
全教總建議,降低幼兒園班級人數才能真正提升幼教品質,雖然1:15是目前的狀態,無論做法為何,始終要踏出第一步,若不踏出將重蹈高教覆轍,到時不論公、私幼或非營利幼兒園,在退場法規的修訂上一定會遇到極大的困難。
立委林宜瑾表示,少子化是臺灣目前最嚴峻的問題,任何緩減少子化的可能性都應該探究,師生比1:15已40年未調整,而國中、小的班級人數都往下調整,可見教育是朝精緻化前進,但為何幼教無法精緻化,反而可見教育部想維持現狀。建議把公私立幼兒園先行降低師生比,透過公立幼兒園調整來帶動私立幼兒園。
教育部政務次長蔡清華表示,為了擴大幼兒園公共化,已尋覓現有國中、小空間;至於在增加人力部分,教育部會參考與會人員意見,努力往這方面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