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地方 桃園

成功打造熟齡企業典範 放大長者就業熱忱

立委張育美呼籲,使高齡者不被生理年齡所限制,秉持「吾齡」心態,樂於投入勞動參與。(立委張育美服務處提供)
立委張育美呼籲,使高齡者不被生理年齡所限制,秉持「吾齡」心態,樂於投入勞動參與。(立委張育美服務處提供)

【記者徐乃義/桃園報導】隨著超高齡社會的即將到來,如何形塑「熟年『心』生活」,使高齡者不被生理年齡所限制,秉持「吾齡」心態,樂於投入勞動參與,是立委張育美經常思索的課題。

張育美去年曾於立法院衛環委員會,引用OECD國家2020年高齡者勞動參與率數據,藉由比較各國65歲以上高齡者勞動參與率,向勞動部質詢「中高齡者續留或重返職場」的議題。其中,相較於南韓高齡者勞動參與率為35.3%、冰島為31.6%、日本則為25.5%;我國僅有8.8%,顯示在政策與就業環境上,仰賴現有「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成效依然不彰。

張育美說,進一步探究南韓高齡者勞動參與率高的原因,張育美關注到南韓的兩則成功經驗。熟齡企業EverYoung以55歲以上為聘僱對象,並以降低工時、減輕長者體力負荷等方式,佐以大量在職教育訓練、配合長者再就業的自我期許,進而率領高齡者為公司創造漂亮的營收成績單。

此外,南韓首爾市的「50plus人才復興計劃(50+ Renaissance Project)」,則是結合市區內學校與政府資源,改變傳統以長者就業媒合為重心的服務模式,強調熟齡族群的職涯探索,使其找到「我想做的工作」,並從中獲得「被肯定」的生活價值。

張育美認為,這樣的經營與服務模式,適足成為我國擬定中高齡與高齡者就業政策的參考。意即,除以獎勵、補助,鼓勵企業留任外,亦可進一步促使企業探索「長者優點」,並改變既有管理模式。使長者仍有機會於工作中獲得「成就」與「價值」,同時更能為企業社會責任、穩定中高齡者勞動參與帶來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