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時期朝廷分封五大鎮山,分別為東鎮沂山(山東)、西鎮吳山(陝西)、中鎮天柱山(安徽)、南鎮會稽山(浙江)、北鎮醫巫閭山(遼寧)。《周禮》中有祭祀鎮山之制,因此歷代守禮的帝王都會依時親自或遣使前往各山加封祭祀。
明成祖永樂年間,政治清明,經濟發展迅速,疆土遼闊,天下大治。不僅如此,成祖還派鄭和下西洋、陳誠去西域諸國,宣揚其「共享太平之福」的理想和天朝特有的禮制體系,展示燦爛的中華文明,對於周邊的近鄰日本、朝鮮、南亞諸國,同樣採取友好的對外政策,因此四海賓服。
成祖還在四個國家使者到訪時,先後四次為外國加封鎮山,並皆御製詩文,以炳耀海外。
滿剌加「王好善義思朝宗」
明代被稱為滿剌加的小國,位於今馬來半島的西南端,瀕臨麻六甲海峽,現為馬來西亞麻六甲州首府所在地,可以說是處於重要的交通要道。滿剌加本來隸屬於暹羅,每年要向其繳納金四十兩。
永樂元年(西元1403年)冬,明成祖派遣中官尹慶出使滿剌加,贈送織金文綺、銷金帳幔等禮物給滿剌加酋長拜里迷蘇剌,並「宣示威德及招徠之意」,拜里迷蘇剌非常高興,馬上遣使隨尹慶入朝,並正式向大明進貢。
永樂三年,滿剌加的使者到達京師,明成祖召見他,並封拜里迷蘇剌為滿剌加國王,賜誥印、彩幣、襲衣、黃蓋。使者說:「我國國王仰慕上國大義,願沉浮如同中國列郡,歲效職貢,希望請封其山為一國之鎮。」
明成祖同意了,下詔封其國之西山為鎮國山。成祖還下令御製碑文,賜以銘詩曰:「西山巨海中國通,輸天灌地億載同。沐日浴月光景融,兩崖露日草木濃。金花寶鈿生青紅,有國於茲樂雍谷。王好善義思朝宗,願比內郡依華風。出入導從張蓋重,儀文裼襲禮虔恭。天書貞石表爾忠,爾國西山永鎮封。山君海伯翕扈從,皇考陟降在彼穹。後天監視久益隆,爾眾子孫萬福崇。」
詩中稱頌滿剌加對中華文化的仰慕和效仿,並祝福其國運昌盛、子孫得福。
其後,兩國交往關係升溫。永樂七年,鄭和第三次下西洋,特地到達滿剌加,奉明成祖之命再次對滿剌加進行正式冊封,宣讀中國皇帝詔敕,賜其國王雙臺銀印、冠帶袍服。
據跟隨鄭和下西洋的鞏珍在《西洋番國志.滿剌加國》中記載:「中國下西洋船以此為外府,立擺柵牆垣,設四門更鼓樓。內又立重城,蓋造庫藏完備。大寶船已往占城、爪哇等國,並先於暹羅等國回還船隻,俱於此國海濱駐泊,一應錢糧皆入庫內存貯。」也就是說,鄭和將滿剌加作為中轉站,在這裡建立擺柵城垣,建造倉庫,儲存錢糧貨物。鄭和去各地的船隻,回航時都在這裡聚齊修整。
永樂九年正月,滿剌加國王拜里迷蘇剌率妻子及陪臣540餘人,隨返國的鄭和一行前來中國訪問。明成祖給予隆重的接待和特殊的禮遇,不僅親自宴請,還賜予豐厚的禮物給他們,包括金繡龍衣二襲、麒麟衣一襲、金銀器皿等。
在兩國的交往中,璀璨的中華文化對滿剌加也產生不小的影響。主要影響包括:
一、麻六甲王朝第三任蘇丹斯里馬哈拉加參照明朝的典章朝儀,制定了本國的禮儀制度,他所重視的黃色和其樂隊之中銀質喇叭,上附有馬來人所稱為「龍」的圖形。
二、仿照明朝銅幣,將以往的「斗錫」改為圓形中間無孔的錫幣,直到葡萄牙時代才廢除。
三、因為鄭和下西洋將其作為中轉站,那裡不僅有若干遺蹟,還有大量隨從移民此地,與當地人通婚,成為特殊的華人群體,如今被稱為「峇峇娘惹」。
日本「衣冠禮樂昭華風」
永樂四年,因日本國王源道義(足利義滿)捕海寇有功,明成祖賜白金千兩、織金彩色幣二百、綺繡衣六十件、銀茶壺三件、銀盆四件及綺繡紗帳衾褥枕席諸物,還有海船二艘,封其國鎮山為「壽安鎮國之山」(富士山)。明成祖親自製碑文,並賜以詩曰:
「日本有國鉅海東,舟航密邇華夏通。衣冠禮樂昭華風,服御綺繡考鼓鐘。食有鼎俎居有宮,語言文字皆順從。善俗殊異羯與戎,萬年景運當時雍。皇考在天靈感通,監觀海宇罔不恭。爾源道義能迪功,遠島微寇敢鞫凶。鼠竊蠅嘬潛其蹤,爾奉聯命搜捕窮。如雷如電飛蒙沖,絕港餘孽以火攻。焦流水上橫復縱,什什伍伍禽奸凶。荷校屈肘衛以從,獻俘來庭口喁喁。彤庭左右夸精忠,顧咨太史疇勛庸。有國鎮山宜錫封,惟爾善於山增崇。寵以銘詩貞石礱,萬世照耀扶桑紅。」
詩中敘述兩國的友好、日本對中華文化的效仿,還特別讚賞其抓捕海盜之功,希望這樣的關係能夠延續,而這樣的關係也的確在明成祖之後延續很長一段時間。
浡泥國「於萬斯年 仰我大明」
浡泥是亞洲加里曼丹島北部汶萊一帶的古國。自北宋時與中國通好。明初,明太祖曾遣使前往浡泥。永樂三年,國王麻那惹加那遣使獻土特產,明成祖派官封其為王。
永樂六年,國王麻那惹加那攜妻子、弟妹、子女、陪臣共一百五十多人來中國進行友好訪問,同年十月病故。成祖以王禮埋葬,諡恭順王,建祠祭祀。在繼任的浡泥國王遐旺回國時,成祖厚賜禮物給他,包括金鑲玉帶一、金帶一、金百兩、銀三千兩、錢鈔錦綺紗羅衾褥帳幔器皿等。
麻那惹加那在世時,曾希望成祖將他們國中的一座山封為鎮國之山,他的兒子遐旺繼任後又向成祖請命,成祖同意將長軍山封為鎮國之山,並御製碑文,上面刻的贈詩曰:
炎海之墟,浡泥所處。煦仁漸義,有順無遷。
㥪㥪賢王,惟化之慕。道以像澤,遹來奔赴。
同其婦子,兄弟陪臣。稽顙闕下,有言以陳。
謂君猶天,遺其禮樂。一視同仁,匪厚偏薄。
顧茲鮮德,弗稱所云。浪舶風檣,實勞懇勤。
稽古遠臣,順來怒逆。以躬或難,矧曰家室。
王心亶誠,金石其堅。西南番長,疇與王賢。
矗矗高山,以鎮王國。攙文於石,懋昭王德。
王德克昭,王國攸寧。於萬斯年,仰我大明。
詩為四言詩,凝練莊重,用字典雅,充分體現出大國之君的才學氣度。詩中讚頌浡泥前國王麻那惹加那的賢德及對大明的忠心臣服,他們受著仁義的滋養影響,從不違背仁義,又因仰慕中華文化,便率領妻子兄弟陪臣遠來大明。此外,詩中讚頌浡泥與大明的關係「金石其堅」,表達兩國世代友好的願望。
柯枝國「吐煙出雲 為國洪龐」
柯枝國,在今印度西南部的柯欽一帶,是航道要衝和重要港口。15世紀初與中國有友好往來,宋、梁、隋、唐、明皆入貢。
永樂元年,明成祖遣中官尹慶齎詔撫諭其國,賜以銷金帳幔、織金文綺、彩帛及華蓋。永樂六年,又命鄭和出使其國。三年後,柯枝國王可亦里遣使入貢。永樂十年,鄭和再出使其國,此後連續兩年入貢。
永樂十四年,明成祖封柯枝國王可亦里為國王,詔封其國內東大山為「鎮國山」,並賜「柯枝御製碑」。成祖派鄭和賜其王印,並親製碑文,詩曰:
截彼高山,作鎮海邦。吐煙出雲,為國洪龐。
時其雨暘,肅其煩熇。作彼豐穰,祛彼妖氛。
庇於斯民,靡災靡河。室家胥慶,優游車歲。
山之嶄矣,海之深矣。勒此銘詩,相為終始。
詩中表達了對柯枝國和人民的祝福,希望他們風調雨順,民眾生活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