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淨零碳排已成國際企業趨勢。學者3日指出,台積電承諾2050年淨零排放、達到RE100目標(達成100%使用再生能源,並逐年提報用電數據),但台積電競爭對手英特爾(Intel)承諾RE100時間是2030年之前,比台積電早20年。台積電跟英特爾的競爭,不只是晶片設計能力,還包含綠電採購與布局、減碳效應。他提醒,台灣企業應回頭檢視跟國際同業之間差多少,並在2030年之前採具體行動。
環保團體4日召開「十大碳排占4成,企業減碳別再等」記者會表示,2020年台灣製造業碳排前10大企業,占全台排碳38%,占工業部門排碳8成;最大排碳源是台塑石化,占全台總排放量9.67%,其次為中鋼占7.39%、台積電3.54%。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陳震遠指出,2020年十大碳排企業,台積電等8家提出2050年淨零碳排承諾,長春石化、中龍鋼鐵並沒提出2030、2050減碳目標。如果以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報告設定2019年為基準年,台積電承諾在2030年回到2020年水準,也就是2030年碳排比2019年高15%。
陳震遠說,如果台灣要達成聯合國IPCC 2030年減碳43%目標,已提出2030減碳承諾的7間企業,就會占掉該年度43%的碳預算。加上沒有提出2030承諾的長春石化、中龍鋼鐵,以及沒有排碳總量承諾的台泥,台灣剩餘的碳預算只會更少。
陳震遠表示,十大碳排企業僅台泥、台積電、台化、南亞塑膠施行能促進組織低碳轉型的內部碳定價。國際重要的RE100倡議(達成100%使用再生能源,並逐年提報用電數據),只有台積電加入,且只有台泥通過科學為基礎的減量目標倡議(SBTi)。
台大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國際學位學程兼任助理教授趙家緯指出,十大排碳企業衍生的外部成本約6500億以上,若以碳費費率每噸300元計算,應繳納碳費至少300億以上。如果這10家企業意識到氣候變遷、淨零碳排是很重要的承諾,應該支持每噸碳費收取300元以上。
他說,2050淨零碳排已是國際企業的基本承諾,世界25大石化業中有14家承諾淨零排放。台積電也承諾2050年淨零排放、達到RE100目標,但台積電競爭對手英特爾承諾RE100時間是2030年之前,與台積電相差20年。台積電跟英特爾接下來的競爭,不只是晶片設計能力,還包含綠電採購與布局、減碳效應競爭。
他也提到,國際鋼鐵業預計在2025、2026年達到百萬噸以上零碳鋼鐵製程,2030年開始零碳鋼鐵要占採購鋼鐵10%以上,如沃旭離岸風力供應鏈承諾2030年一半的鋼鐵符合零碳標準;國際石化業龍頭巴斯夫(BASF)也計畫在2030年進行碳中和全規模化生產;國際水泥業、國際綠建築協會則要求2030年之前達成公共工程、綠建築使用零碳水泥。
關於溫室氣體減量,環團呼籲,碳排大戶應提出更積極的減碳目標、減碳計畫、無煤和推動與使用100%再生能源路徑,並立即加強對短期具體減碳行動的投資;將範疇三(上下游排碳)納入淨零承諾、循環經濟納入減碳計畫中,協助中下游產業減碳;支持氣候法修正、短期碳費、長期碳稅的碳定價制度;獨立董事能監督企業氣候行動、負起企業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