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綜合

防疫鬆綁目標 陳時中:疫情下正常生活

【記者賴玟茹/臺北報導】本土中共病毒(武漢肺炎)疫情升溫,指揮中心卻逐步放寬檢疫規定,原因為何?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16日說明,過往其他變異株致死率高,因此採取「清零」政策,現在Omicron致死率大幅降低,依據國外經驗,臺灣採取少量、漸進共存,且透過疫苗、藥物整備因應,逐步放寬將共存幅度漸增,變成疫情下的正常生活,強調是「病毒本身特性,決定我們(臺灣)的最終防疫政策跟目標」。

媒體在疫情記者會上提問,有染疫民眾第7天解除隔離後,第9天快篩仍是陽性,擔憂會傳染給其他人。對此,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根據現有文獻,確診7天解除隔離,約5%仍有少量病毒、具有傳染力,但無法從抗原快篩或PCR檢測陽性斷定有無傳染力。

羅一鈞說,以Omicron變異株來說,現有文獻顯示,若確診10天以上才解隔,傳染力幾乎趨近於0,至於7天的話,以病毒培養情況,日本發現11%的人培養出來是陽性,顯示仍有一定傳染機會,另有新加坡發現超過5天,就培養不出來具傳染力的病毒,加總而言,研判5%超過7天仍有少量病毒、具有傳染力。

羅一鈞說,但不能由快篩或PCR檢測結果,判定是否仍有傳染力,有些個案陽性已培養不出病毒,因此個案解隔時,已經度過健康比較有變化的時期,就不需採檢,強調快篩陰性或陽性與傳染力,不一定有關聯性存在,快篩陽性線較淡,也未必病毒量低。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則說,過往採取清零策略,主因為致死率高,現在各類病毒的威脅過去、Omicron來了,根據國外經驗,染疫致死率大幅降低,認為應該跟病毒共存,但分成要一下子大量或為少量漸進共存,臺灣屬於後者,根據疫苗與藥物等相關整備因應,逐步放寬與解禁,慢慢把共存幅度拉大,變成疫情之下的正常生活,強調是「病毒本身特性,決定我們(臺灣)的最終防疫政策跟目標」。

約3.5萬人份默沙東口服藥   16日晚間將抵台。

考慮默沙東口服藥「莫納皮拉韋」適用於洗腎、長照族群,指揮中心近日與默沙東藥廠簽訂5萬人份加購合約,及5萬人份開口合約,預估5萬人份藥物將於5月20日以前陸續抵台。陳時中表示,約3.5萬人份默沙東口服藥會在16日晚間將抵臺。

羅一鈞在疫情記者會中說,莫納皮拉韋與其他藥品的交互作用較少,本週起將規劃擴大口服抗病毒藥物領用布點,主要配送到長照機構、洗腎中心主責醫療院所,用藥時可以管灌方式服用,適合在長照發生群聚染疫時使用。

首批77.76萬劑輝瑞兒童劑型疫苗 16日上午抵臺

今年首批採購輝瑞兒童劑型疫苗77.76萬劑,於16日上午抵達桃園國際機場,完成通關程序後,直接運送至指定冷儲物流中心進行後續檢驗封緘作業,再提供給5至11歲兒童接種基礎劑使用。本批效期至今年9月30日。

指揮中心統計,6至11歲兒童莫德納疫苗已接種11.5萬劑,接種後嚴重不良事件共兩件,1件為接種後兩天出現腳痛無力就醫,目前症狀已改善緩解;1件為接種5分鐘後出現噁心嘔吐不適,送至急診,目前症狀也已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