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青島,海星和「白泥螞」泛濫,導致貝類養殖戶損失慘重。而「白泥螞」是首次成規模出現,人們對於「白泥螞」卻知之甚少。至今尚無以「白泥螞」為篇名的知網學術論文。
新京報7月9日晚間報導,7月6日,青島膠州營海碼頭漁民胡大山在自家養殖區裡捕撈出1200多斤海星、「白泥螞」等敵害生物。他家5000多畝蛤蜊苗被這些敵害生物吞噬掉三分之二,這意味著數百萬元的損失。
青島海域的「海星之患」,最早引發關注是在2006年。當時,青島僅膠南地區因海星災害導致的鮑魚養殖損失就達到4000餘萬元。去年,青島膠州灣海域牡蠣、蛤仔底播海區再次暴發海星,平均密度達到50個/平方米。此次,與海星一同出現的,還有一種被稱為「白泥螞」的軟體動物。
43歲的胡大山自小在膠州灣長大,從事海洋水產養殖已經15年,這是他第一次見到那麼多「白泥螞」。「它們就像『軍團』一樣,密密麻麻衝進養殖區,將成片的蛤蜊苗吞掉。」
胡大山說,潛水員5月底發現,養殖區裡已經出現了海星,還有少許「白泥螞」,但因為當時數量較少,大家並沒過多在意。一個月後,養殖區5000餘畝蛤蜊苗遭受滅頂之災。
「白泥螞」學名為經氏殼蛞蝓,為殼蛞蝓科殼蛞蝓屬動物,分布於渤海、黃海、東海等海域,一般體長在40-42mm左右。其生長速度較快,腹腔內牙齒髮達,能夠捕食蛤蜊、牡蠣等養殖貝類,長相酷似蝸牛,外邊有一層薄殼。
山東省海洋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李成林稱,海星已經在北方海域泛濫了十餘年。
一些青島漁民表示,「白泥螞」一直都有,但「不像海星那麼恐怖,海星會緊緊趴在蛤蜊上,能把蛤蜊悶死。」
相關數據顯示,一個剛滿月的小海星,6天內能吃掉50多個小海螂,一個成年海星1天內可以攝食5-6個海蛤。
相比之下,人們對於「白泥螞」知之甚少。截至今年7月8日,尚無一篇以「白泥螞」「經氏殼蛞蝓」為篇名的知網學術論文。青島市海洋發展局稱,「白泥螞」為何會成規模出現在膠州灣、它們從哪裡來、是否與海星存在捕食等關係,仍有待進一步研究。
在膠州灣紅石崖海域貝類養殖區,海星占據絕對數量。當地漁民對「白泥螞」更厭惡,因為相比海星的可食用性,「白泥螞」不能吃也不能賣,只能將它們拉上網後放在太陽底下暴晒,讓它們脫水死亡。
在膠州灣中南部部分貝類養殖區,則幾乎全是「白泥螞」。
報導說,目前中國國內對於海星、「白泥螞」等敵害生物的研究仍不足。
在知網平台上,關於防治海星的學術文章不足5篇。而對於「白泥螞」為何忽然大規模出現、為何今年和海星同步「亮相」,目前科學界也沒有確切的答案。
責任編輯:方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