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逐步邁向老年化社會,導致原發性顫抖及巴金森氏症靜止性顫抖人數逐年增加,患者常會手抖而影響生活起居,無法自行扣釦子、拉拉鍊。臺大醫院21日表示,自9月起提供「聚焦超音波」或稱神波刀服務,以非侵入性超音波燒灼神經,阻斷會產生顫抖的神經迴路,整個療程僅耗費3小時,但不適用於年紀太大或患有易出血疾病的患者。
據統計顯示,原發性顫抖症盛行率,每100萬人中約有4千至4萬人;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更高達1萬3千至5萬人。
臺大醫院21日舉行「顫抖不再 福滿康泰 臺大醫院認識神波刀」記者會,說明院內已開始提供「經顱磁振導航超音波聚焦手術(MRgFUS)」或稱「神波刀」服務。
臺大醫院副院長高嘉宏表示,原發性顫抖及巴金森氏症靜止性顫抖,第一線都是採藥物治療。但部分病患藥物控制效果不好或引發嚴重藥物副作用時,就會考慮用深腦刺激手術(DBS)治療,但需開腦植入電線、電極、裝皮下電池,許多病人因害怕而裹足不前。
臺大醫院神經部醫師吳瑞美表示,「神波刀」是在特殊定位儀的輔助下,以特製頭盔聚集1,024束超音波束,搭配腦部磁振造影的立體定位,以非侵入性的方式,精準燒灼腦部深處幾毫米大小的神經組織,阻斷產生顫抖的神經迴路;過程中會用較低能量超音波聚焦到腦部病灶治療靶點,接著對患者的顫抖反應進行即時評估,包括顫抖緩解及是否有任何非預期的反應,例如:無力、麻、頭痛、頭暈等症狀。
這種治療過程不需開腦,也無需全身麻醉,大幅降低感染及出血的風險。吳瑞美說,但仍有約20%受試者會出現常見副作用,大多數是短暫性頭暈、噁心、嘔吐及無力等。不過,目前僅能採單側治療,因評估雙側治療恐會出現更多副作用,例如:語言及平衡障礙等。此外,年紀太大或有其他容易出血疾病的患者也不適合。
吳瑞美表示,臺灣目前只准許神波刀治療應用於「原發性顫抖」及「顫抖為主要表現之巴金森氏症」等兩項適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