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警察局指出,今年截至2月19日止,假網拍詐騙財損金額高達新臺幣2,734餘萬元,其中約有二成發生在臉書,常被用來誘騙民眾的商品包含票券類、3C產品、遊戲周邊等;尤其國旅隨著疫情趨緩而復甦之際,有不法之徒在臉書票券社團內,以宜蘭某知名飯店住宿券詐財。
據警政署統計,今年截至2月19日止,假網拍詐騙案件財損金額高達2,734萬餘元,較2022年同期的1,323萬餘元增加一倍以上,其中發生在社群平臺臉書的財損金額就有544萬餘元,較2022年同期的296萬元增加83.85%。
刑事局預防科指出,臉書並非購物交易平臺,若透過臉書購物,容易遭遇社團假賣家及一頁式廣告詐騙,尤其是票券類(旅宿券、演唱會門票或交通車票等)、高價3C商品(如iPhone、藍芽耳機、平板電腦、掃地機器人)、遊戲周邊(如任天堂掌上型遊戲機switch及遊戲片、樂高積木)、生活用品(球鞋、廚具)等。
而隨著國內旅遊復甦,有民眾欲透過臉書社團搶便宜,卻不慎掉入詐騙陷阱。刑事局表示,有不少民眾在臉書社團「飯店 民宿 住宿券 餐券 轉讓 出售 交流區」中轉讓宜蘭某知名飯店住宿券,但北部一名鍾姓女子上月底匯款7萬5千元給一名賣家後,卻遲未收到票券;南部也有一名張姓女子上週遭同個賣家詐騙1萬餘元。
刑事局分析,歹徒通常會利用時下最熱門的商品,並祭出優惠價格吸引民眾購買,當有民眾表達購買意願時,歹徒就會進一步誘導民眾透過LINE等通訊軟體私下交易,待民眾將款項匯入指定帳戶後,對方便不予回應、封鎖帳號。
刑事局呼籲,民眾上網購物時應選擇具審核機制、退貨及退款制度的「購物網站」,並避免和賣家透過通訊軟體私下聯繫;也應查核商家的真實性,若發現賣家的粉絲專頁成立時間短、粉絲或追蹤人數很少等可疑之處,可立即至經濟部網站查詢公司名稱、地址等基本資料。此外,貨到付款不保證安全,民眾應選擇具有第三方支付功能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