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委范雲與「民間社會救助法修法聯盟」21日舉行「立法院首部民團版社會救助法修法草案」記者會,公布立院首部民間版社會救助法修正草案,呼籲跨黨派立委支持修法,更期待衛福部兌現承諾,於今年提出草案版本,修正社會救助法。
范雲指出此次修法有四大重點,一、調整「貧窮認定」,真正接住目前正在貧窮困境的人民們;二、強化脫離貧窮的政策設計,以階段式脫貧規劃取代過去使用的斷崖式補助,同時搭配多元就業、居住安定服;三、將過往相關政策中框定的「基本生活扶助」,改為「保障適足生活」;四、尊重社工專業,授權社工依實情評估家戶人口、所得計算方式。
范雲表示,本次民間版草案,將社會救助法修正名稱為「適足生活權利保障法」,期待以「生活權利保障」,取代現行殘補式救助;臺灣以民主、人權立國,社福體系更應看見貧窮者、無家者、單親媽媽的處境。現行社會救助體系,需轉換思維,調整申請門檻,給予貧窮者尊嚴對待,保障國人適足生活。
人生百味文化建構協會共同創辦人巫彥德指出這次修法主要的方向之一是解除不符合事實的社會假設,如:戶籍需與居住地一致(因為戶籍地與所在地不同無法申請社會救助)、家戶所得需合計(預設家人會互助,但家庭未必會互助)、虛擬所得(預設在可以勞動的年齡中可以透過工作賺錢)。
台灣社區實踐協會社工馬明毅則指出,現行法規對經濟弱勢的狀態定義對單親家庭不友善,以及對於貧窮家庭長大的孩子不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