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罹患癌症的患者來說,身心壓力已經令人喘不過氣,面對接下來的治療療程以及不可預知的結果,更是感到莫名的無助,「治療有沒有效」、「會不會復發」、「有沒有可能轉移」和「要接受醫師的建議開始治療嗎」等等疑問,總是充斥在腦海中,更增添巨大的壓力。這些無助,看在第一線放射治療醫師的眼裡十分不捨,遂萌生「如果能預知治療效果,應該能有所幫助」的想法。
聯新國際醫院頭頸癌醫療團隊為達到「精準醫療」的目標,於2020年起即與國立中央大學生醫科學與工程系馬念涵教授的團隊合作,成功開發一項非侵入性、僅以患者微量血液偵測「微型核醣核酸(miRNA)」表現量的「放射線治療效果預測技術」,該項技術除於2017、2018年陸續取得美國及我國的專利,更在2020年的臺灣創新技術博覽會中榮獲鉑金獎的最高榮譽。
臨床試驗受試者林先生和董先生,年齡相仿、癌別與期別相同、放射線治療劑量也相同,在接受療程前透過微量血液,即預測得知董先生對於放射治療的效果表現不佳,這項預測的結果與實際治療後的表現一致。
聯新國際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賴易成表示,現今的癌症治療以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及手術等3項為主,患者中約有50%的患者需要接受放射線治療,而其中有部分的腫瘤對放射治療具有抗性,使患者在治療後容易出現復發和轉移的情況,透過預測技術能掌握患者對於化學治療的反應,可以輔助醫師精準的規劃治療計畫,針對預測反應不佳的患者,採取更積極的治療作為,從而提升治療的成功率及患者的存活率,當然也能藉此減少患者身心的壓力與痛楚。
馬念涵教授說,放射線治療效果預測技術經過5年已經十分成熟,係挑選具專一性的「微型核醣核酸」作為生物標記,以檢測血液中四種微型核醣核酸的表現量,透過運算預測放射線治療是否有效治療癌症,提供治療效果的檢測方法,協助醫師與病患規劃精準且適切的治療計畫。透過預測技術,一方面醫療資源得以更高效的運用,另一方面病患可以更安心地接受治療,創造醫病雙贏。
「放射線治療效果預測技術」的開發,得以輔助醫病決定是否合併其他治療、調整放射線劑量以及追蹤頻率等,透過「精準醫療」以提高癌症患者的治癒率。聯新國際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陳思齊醫師說,以頭頸癌來說,除了鼻咽癌有「人類皰疹病毒第四型(EBV)」指數可以精準預測外,檢驗其餘癌別的「鱗狀上皮細胞癌相關抗原(SCC抗原)」指數的準確性尚未達到精準高標,透過miRNA的預測技術,相信在臨床上能發揮極大助益;口腔顎面外科醫師張雅菁則表示,口腔癌是臺灣十大癌症發生率的第六位,死亡率則是第五位,這項預測技術的開發,提供疾病監控的新面向,也使醫師能更精準的評估治療效果,俾利於制定更積極的治療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