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配合義務役役期恢復為一年,教育部日前公布「3+1」服役彈性修業指引,順利的話,可3年讀完大學、當兵1年。該方案提出後,遭到外界質疑是要讓年輕人趕快上戰場,對此,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完全誤解了」;行政院長陳建仁強調,此一政策沒有強制性,是提供學生自由選擇,外界不要以訛傳訛。
自總統蔡英文宣布一年義務役期延長之後,教育部頒布「大學校院學士班學生就學期間服役彈性修業實施指引」,遭外界質疑此方案是削足適履。同時根據教育部統計資料,近5年來,約八成高職生都繼續升學,有學者批評這與《技職教育法》目標相違背,將造成產業缺基層勞工,水電工、土木工等人才及技術傳承將越來越難。
立委張其祿指出,幾乎全世界大學學制都是四年,某些專業科系更因專業實習更達到了5年制、6年制以上,學生在四年內光要消化一百多個畢業學分、完成學分少卻耗時的實習,排課就已經相當緊湊,還要一邊確保學分都達標。若為了「3+1」可行,強行挪用原有的課程規劃及排課順序,不但有揠苗助長疑慮,可能使學生無法對所學精熟,更不要說要在實習中達產學介接目的。
目前面對專業人才斷層,連水電、土木工都大缺人才,張其祿提到,教育部不設法改善當前大學教育與產業介接失調問題、重振技職教育,反而要變相剝奪大學教育最精華的第四年實習、產學合作、進入研究室見習及職場介接的機會。同時,國防部若未確保挪用大學最後一年所做的兵役訓練,能夠真的符合備戰所需,更容易使大學教育與國防訓練兩方都呈現「半瓶水」、效果未達,兩頭燒卻兩頭空。
針對此議題,陳建仁26日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教育部推出政策是給大學生有更多自我選擇的機會,並沒有強制,不是每個人都這樣做,請大家不要以訛傳訛。他也重申,這樣規劃的目的,是讓所有年輕人在大學課程選擇中,多一個選擇機會,讓自己能充實自己的學識訓練,也可以有更好的服兵役的規劃。
潘文忠則表示,「完全誤解了。」他說,兵役恢復一年以後,必然有服役義務,考慮到大學能提供彈性的修課機制,讓評估且自由選擇後的學生在就學期間服完兵役。目前「3+1」措施跟各大學做過討論,也會給大學資源,最重要是由學生自主評估選擇後,採取支持的措施,不是要求每一位學生都這樣做。
私校學費補助經費 教長:不會排擠現有預算
為縮短公立與私立大學的學費落差,副總統賴清德日前宣布,近60萬名就讀私立大專校院的學生,每年學費至少可減免2.5萬元,卻引發外界質疑是否會排擠教育預算。
對此,潘文忠說,大學公私立學費落差是長期存在問題,經濟弱勢的學生考上私立大專院校相對多,因此學費對經濟弱勢家庭相對沉重,如果以助學貸款等獎助比例趨勢來看,這是教育部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潘文忠表示,除了一次性學貸補助措施外,教育部正在規劃長期性補助措施,並盡快向行政院提交計畫,而這次私校補助學雜費的經費,會以外加方式進行,不會排擠現有正在執行的教育措施。
此外,馬英九基金會擬邀中國大陸5所大學學生來臺交流,教育部發函陸生預定訪問的國內相關大學,要求大學提出安全保證,遭馬方面質疑是技術性卡關。對此,潘文忠表示,基金會所提方案倉促,幾個部會接到基金會所提申請後,有盡快會商,但了解到國內大學不清楚交流內容,因此教育部函文給國內大學,後續大學回覆提供意見後,教育部會與幾個部會單位繼續會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