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已完成簽署,將送至立法院審查,預計7月臨時會處理。經濟民主連合5日表示,當前國會監督重點應該是談判中的勞工、農業與環保三項「深水區」議題,安排談判機關依《條約締結法》進行報告,才能幫助臺灣獲得高品質的談判結果、分散貿易風險。
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自去年6月啟動談判,雙方針對12個議題進行分批談判,分批簽訂條約或行政協定。12項議題中,第一階段達成「關務行政及貿易便捷化、良好法制作業、服務業國內規章、反貪腐、中小企業」5項議題,已於6月1日簽署。
國民黨團、民眾黨團都主張,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必須經由國會實質審查,要求列入立法院第2次臨時會議程並審議該項協定。民進黨團則認為,可以讓協定盡快上路,減少行政與立法之間的紛擾,黨團樂觀其成。
經民連研究員歐栩韶表示,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自去年6月啟動談判,預計以堆積木的方式,就雙方貿易12個議題進行分批談判。第一階段主要強調政府法規透明化與法規修訂的利害關係人參與,爭議性及影響更大的應該是即將開始談判的第二階段,包括「勞工、農業與環保」3項「深水區」談判。
根據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第二階段即將開始談判的農業議題涉及「依照國際組織標準、科學證據、風險等制定食品安全及動植物相關措施」之農產品檢驗標準修訂,環保議題涉及「實施嚴格的環境標準,尋求更積極的減碳工作」,勞工議題要求「確保勞工等利害關係人團體參與之決策過程,建立可執行的高標準貿易規範,提升就業與薪資」。
其談判結果,將牽涉各利害關係人間的權益調整。歐栩韶認為,立法院經濟委員會與衛環委員會召委,應盡速安排談判主責機關依《條約締結法》第6條報告,並聽取國會建言,這才是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當前最重要的國會監督工作。
至於「數位貿易、標準、國營事業與非市場措施」等4項內容,則被列為需要更多時間溝通的第三階段議題。
經民連智庫召集人賴中強則表示,期待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談判的「勞工、農業與環保」3項深水區議題,可以在國會及公民的參與下獲得高品質的談判結果,並期待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有助於分散臺灣的貿易風險。
不過他也提醒,日後的條約審議過程,國會除了《條約締結法》第十條所列的通過、修正、保留或否決四種決議類型外,也應針對貿易協定的產業衝擊特性,將國會監督的範圍擴及至對受衝擊產業及勞工的因應配套立法與行政措施準備。
他建議,必要時應將條約生效時程延後至配套立法完成、法規命令制定、行政計畫完備、行政措施之預算與財源等準備齊全後。為此,立法院應著手大修《因應貿易自由化調整支援條例》,勞動部也應檢討《因應貿易自由化勞工就業調整支援措施實施辦法》。
防堵中共經濟脅迫 民團建議開徵西進險
另外,對於中共要求臺灣藝人表態來自中國臺灣省、表態反臺獨,或要求廠商宣示「一中原則」,大規模禁止臺灣農產品進口,再開小門恢復進口等經濟脅迫行為。
賴中強表示,中共以貿易作為武器,透過貿易管制措施強迫廠商與民眾進行政治表態,這些應一併納入「因應貿易自由化與經濟脅迫衝擊條例」草案進行規範。建議對於高經濟脅迫風險地區,如中國的投資、貿易,應強制投保經濟脅迫險(或稱西進險)徵收保險費。
他舉例,中國僅開放臺東25家果園的釋迦輸中,未來這25家若再遭中國限制進口,應從保險費收入支付業者的保險事故損害,「取之於西進者,用之於西進者」,而不是再花國庫經費,要國軍去吃釋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