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課綱上路5年,我國15歲學生在2022國際學生能力評量中的數學素養排名第3,較2018年上升2名,表現出色;不過專家總結蔡政府教育政策,認為優點也是缺點,憂心過度重視學生與家長權利,導致國教老師專業自主權相對弱勢化,盼未來研議新課綱要有「減法思考」。
過去八年蔡英文政府的教育政策,在十二年國教部分,2019年起實施108課綱,其中包含高中職免試入學逐年試辦,今年共132所公私立學校參加,總錄取率達到91.83%;在幼托公共化部分,2023年含準公幼共增加30萬就學名額;此外,「班班有冷氣」政策也已在2022年完成18.1萬台冷氣裝設。
總結蔡政府教育政策的優缺點,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時表示,蔡政府重視學生以及家長權益是最大的優點,特別是在課綱中廣納各種不同意見;此外,班班有冷氣政策也讓中小學獲得一個舒適的學習空間,這些都是很好的政策。
不過,侯俊良說,「優點也是缺點」,重視學生與家長權利是對的,但不能無限上綱,家長對教育可以有選擇權,但也要有配合學校教育的責任。
他舉例,《教師法》中規定老師不能體罰學生,這是對的方向,但在教學現場中,遇到無法用一般管教方式處理的情況,或老師在協助家長導正孩子行為遇到執行上困難時,政府應給老師相對的支援配套措施。
前教育部長潘文忠在卸任前公布《教師解聘辦法》修正草案,教團認為,此修正案將校事會議調查委員採為「全部外聘」,排除校內老師及家長參與,因此造成教師不斷被濫訴、疲於奔命的亂象。
侯俊良說,家長投訴老師功課出太多,或覺得老師管太嚴等這類教育觀念上的溝通,可以賦予學校責任,給予處理空間,而非動輒啟動調查,造成親師之間關係緊張以及不信任。他補充,當涉及比較嚴重的事件時,在調查方面,除了法律專家參與外,也建議採納學校教師跟家長會的意見。
今年5月30日立院教育與文化委員會召開108課綱檢討公聽會,多位老師呼籲,調整基礎學科的必修時數,並提及跨科合作備課困難等問題;此外,學團發表的108課綱觀察報告中也指出,學生無法感受學習歷程檔案的意義。
侯俊良表示,當時108課綱是整個制定好後,才讓老師進行研習,在授課時數不變的情況下,又要強調跨科合作等,一方面時間不足,另一方面又有進度的壓力,都是影響老師無法達成課綱所要的精神,甚至採用原來教學方式,這些都是研議新課綱時需要思考的問題。
侯俊良建議,要有「減法思考」,台灣學生的上課時數遠超過日韓歐美,所有課程塞滿滿的,不只孩子沒有時間自主探索,老師也一樣沒有時間引導教學,因此接下來設計新課綱,有些要整併,甚至有些要刪減掉。
近年特教生人數持續增加,根據教育部資料,2021年我國各級學校(不含幼兒園)特教生人數約11.2萬人,年增3.0%,與2017年相比更是激增了8.7%。
對此,侯俊良表示,近年來政府雖然重視特殊教育,但投入的資源跟不上特教生人數增長速度,特教老師、特教助理員等不足帶來師生比問題,應與時俱進修正,增加特教資源,他也期許新任教長鄭英耀能對此有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