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中國產能過剩,稀土國際價格在過去一年內下跌了20%。
中國6月29日公布了《稀土管理條例》,明定國有全面監管,意圖近一步控制戰略資源,掌握稀土產品流向。然而,儘管北京試圖加強對稀土業的控制,稀土市場仍處於低迷。
《日經亞洲》引述Argus Media數據指出,7月11日釹(Neodymium)的價格比2023年7月底低了23%,鏑(Dysprosium)下降了24%。截至7月18日,中國稀土產業協會發布的稀土價格指數已較2023年7月下旬下跌了約20%。
中共當局會為稀土生產商分配生產配額,2024年上半年批出的配額達13萬5千噸,較去年同期增加12.5%。然而,稀土市場的需求並沒有達到預期,過剩產能只好由行業來消化。
今年1至3月,中國稀土主要生產商獲利全部大幅下滑,「北方稀土」的淨利潤同比下降94%,「中國稀土」虧損約人民幣2.89億元、「廣晟有色」虧損3.04億元、「盛和資源」虧損2.16億元。
《日經亞洲》指出,過去幾年,中共不斷增加稀土的生產配額。2023年,在上半年和下半年配額的基礎上,北京又增加了第三組配額,使全年配額總量達25萬5千噸,較2022年增加21%。許多人認為今年的配額將超過2023年。
中共增加產量似乎是為了保有產量、出口量世界第一的地位,並將稀土作為外交談判籌碼。有觀點認為,中共故意壓低價格,是為了支持綠色能源產業,或是擠壓西方生產商的利潤空間。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追蹤稀土行業的諮詢公司艾達馬斯(Adamas Intelligence)總經理卡斯提魯斯表示,中共寧願在價值鏈的某些環節出現嚴重的虧損,也要幫助實現下游目標,例如將電動車出口到國際市場。這種做法與中共不顧經濟效益壓低鋰價格是同樣的邏輯。
另一種觀點則認為,中共讓稀土產量過剩,可能是為了擠壓西方生產商的利潤空間,阻止西方開發稀土替代源。
然而,在西方國家對中國「去風險」的風潮下,全球稀土生產格局正在改變。目前,美國已擴大國內稀土生產,以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其它國家也在採取類似的措施。許多國家都已加強探勘,確定境內的稀土礦藏。
經濟學家埃茲拉蒂(Milton Ezrati)曾指出,中國對稀土元素的主導地位是把雙刃劍;如果中共頻繁、積極的拒絕向用戶提供這些重要材料,中國就會失去全球主導地位。◇
新聞辭典:稀土 |
稀土(Rare Earth)是化學周期表中17種金屬元素的總稱。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背景下,稀土被視為戰略性礦產資源。稀土元素是智慧型手機、電動車、風力渦輪機、洲際飛彈等眾多科技產品的重要原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