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爆炸至今快一個月,現場危險品仍未完全清除,大陸網友在微博上爆料,5日中午,現場又發生一次爆炸,並騰起白色蕈狀雲;還有網民披露,核心區每逢下雨就會爆炸,且下雨時經常出現滿地的白色泡沫。甚至有民眾反映被雨淋到後皮膚有灼熱感,但當局一概稱監測值正常,完全無視汙染問題。
照目前進度得花1千年
除了空氣和水的汙染外,土壤汙染可能是更棘手的問題。《金融時報》報導,雖然官方開始改進工廠生產方式,或將燃煤等高汙染工業遷移至遠郊,但也可能適得其反,因為遷移至內陸地區可能更接近江河源頭,進而產生反效果。
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今年4月分推估,單是飲水和空氣淨化,未來5年就得每年投入2兆元人民幣。但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教授藍虹估計,在土壤汙染部分,若採用美國和日本的治理方法,大陸至少要投入7兆元人民幣,約等於外匯存底的1/3,「中國花不起這麼多錢」藍虹說。
藍虹強調,若按照目前每年投入約400億元人民幣的水準,治理土壤汙染「將需要1千年」。
世界銀行(World Bank)的研究指出,企業應會樂於清理遭汙染的城區土地,藉此抬高土地價格。但在大陸,這樣的想法並不實際,投資者認為廢水處理還可以收費,但土壤修復看不到回報,例如中國鋼鐵業最大的央企首鋼集團,就不願花50億元人民幣恢復廢置廠區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