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陸富人移民潮 美國是首選地
自從2012年王立軍事件發生後,中共高層的博弈公開化,政局動盪。原來長期盤踞中國政商界的江派勢力受到新上臺的習近平政治聯盟的沉重打擊,大批官員、商人因貪腐被調查,各個領域的權力重新洗牌。那些依附舊有權力體系上獲取巨額財富的商人,紛紛感到不安。
尤其,中共江派集團扶植準備政變的權力承繼人薄熙來在2007年被貶至重慶後大搞文革式的「唱紅打黑」,大肆以「打黑」的名義搶奪民營資產、殺人滅口,讓民企老闆心寒。
根據美國國土安全局的年度報告,從2009年起發放給中國的移民簽證激增,從2009年的不到2.4萬個上升到2012年超過4萬個,增長將近2倍。2009年6月,正是薄熙來指揮王立軍在重慶開始全面「黑打」的時間點。
在2009年申請EB-5投資移民簽證的中國出生者只有2千多人,2012年就激增近7500人,到2014年超過1萬人。2014年美國發放的10,677張EB-5簽證中,竟有8,308張被中國大陸出生者人拿到了,以至2015年對中國大陸出生的申請者首次出現排期倒退兩年,也就是申請者人數可能超過兩年的申請名額。
除投資移民外,去美國留學也是一種間接移民的途徑,通過申請學生簽證的數量也可以看到大陸移民美國的趨勢。
2009年美國向中國出生者發放的非移民學生簽證有近73萬個,到2013年超過了200萬個,增長呈直線上升,增長了近3倍,5年時間有近700萬中國人到美國留學。
紐約居民王女士告訴大紀元記者,她在中國廣州的妹妹是一個政府事業單位的法人代表,她妹妹現在已計劃將正在讀初中三年級的兒子明年送到美國讀高中,還打算賣掉一所價值幾百萬元(人民幣,下同)的房產以作學費。
根據2015年3月19日,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編撰、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國際移民報告(2015)》所述,美國是中國海外移民首選的移民目的地國,中國則是僅次於墨西哥的美國第二大移民來源國。
而早在《中國國際移民報告(2012)》中就有數據顯示,當時大陸個人資產超過1億元的企業主中,有27%已移民,47%正在考慮移民;個人資產超過1,000萬元的富人中,近60%已完成投資移民或有相關考慮,其中80%以上為民營企業家。
《中國國際移民報告(2014)》報告中顯示,截至2013年底,中國海外移民存量已經達到934.3萬人,轉移走2.8萬億元資產,成為世界第四大移民來源國。
美國國土安全局的年度報告顯示,從2009年至2013年,有37.5萬多在中國大陸出生者拿到美國綠卡,平均每年7.5萬多人,每年的人數最大差距在2萬人左右。
旅美中國經濟學家、美國加圖研究所研究員夏業良教授分析說,中國近幾年出現的第三波富人和社會精英的移民潮,主要是出於對中國大陸經濟和政治的存在不安全感造成的。現在大陸經濟大倒退,「國進民退」的政策使民企的生存空間進一步壓縮,富人為了資產安全,必定要做退路,移民就是一個最好的選擇。

大陸富人移民帶來資產轉移 房地產表現最明顯
大陸富人的移民潮,隨之而出現的就是巨額資產轉移的問題。
據美國政務部2012年11月的報告顯示,王立軍、薄熙來事件發生後,在2012年第3季度中國的資本流向出現逆轉,其時中國的外匯儲備積累從一年前的平均每季度的1400億美元,猛降至只有187億美元。
2015年10月的最新報告顯示,美國財政部估計今年1至6月份中國的資本外流(不包括外國直接投資)達到2500億美元,7月估計有700-800億美元,8月份北京改變匯率制度之後,估計外流2000億美元。也就是說中國1-8月資本外流超過5000億美元。
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2013年美國社區調查數據顯示,2013年近三成大陸移民選擇居住在加州的洛杉磯和舊金山市、紐約的皇后郡和國王郡。而過往彙集的數據顯示在2009年至2013年,有近五成的中國移民居住在紐約市地區、舊金山市和洛杉磯大都會地區。
夏業良教授也向大紀元記者證實了這種現象,他說去年他發現很多新的中國移民在舊金山灣區聚居和購買房產,以至灣區堵車越來越厲害,物價也攀昇了不少,甚至想購買房產還要在掛牌價加5萬-8萬美元才能買到手。
夏業良教授還說,他發現美國東部的大華府地區、中部的芝加哥等城市也有越來越多的華人聚居。
據美國Real Capital Analytics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7月,中國買家就在紐約曼哈頓購買了38億美元的房地產,比2014年全年增長了三倍多。
據美國房地產雜誌RIS Media報導,一份聯合研究結果顯示,從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有46%講普通話的中國買家使用現金購買房地產,同比增長了229%。
2015年8月,一份美國住宅房產國際買家的報告顯示,中國買家6年間在美國購買的房產增長7倍,大大領先全球買家。
夏業良教授說,由於大批的大陸富人移民美國致使房地產業的興旺,一些大陸的著名地產商也跑來美國進行房地產開發。這說明他們不看好中國的經濟前景,重新在海外找經濟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