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一年發行600部片,蔣乃辛指出,其中80部是美商發行,對賺錢的美商來說審片費調高無所謂,對國片來說就不一樣了。 國片平均一部投入4千萬回收才幾百萬。紀錄片、藝術片不是以商業為目的,審片費通通調高這麼多,對他們來講是不公平的。此外,參加影展的影片畢竟是少數,尤其新人剛踏入圈子需要的是鼓勵。
洪孟啟表示,財政部今年來函希望檢討,因此這次做了調整。現在審片費提高60%,廣告片亦比照辦理,影展片大概20%,主要是事前審查費有所調整。現在採取一證到底方式,審查費雖從550元提高到900元,證照費相對卻降低。審查規費調高可做適度檢討,按照分級處理。文化部基本上掌握的是分級檢查原則,目前影展片審查片費是降低的,用分級方式來處理,對新銳導演就能有所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