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教育 教育園地

《商道》生意經(1)商業亦有道

(圖/大紀元資料室)
(圖/大紀元資料室)
文/孟欣
序言:中華傳統商道對現代社會的意義

當今社會人們常說「十商九奸」。《商道》卻給我們展現了一個中華傳統文化背景下商人因修德而成功的真實範例。

上個世紀中許多大公司,特別是金融機構為了利益巧取豪奪,引發了2000年代後期環球金融危機,經濟危機中大公司們不但沒有救市,有些人還在從別人破產虧錢時暗中謀取暴利。商人們的道德淪喪導致美國等許多國家經濟萎靡不振和失業率居高不下,政府用來救市的錢也被很快吞噬。2011年,「佔領華爾街」的群眾運動在全球沸沸揚揚。活動的目標是要持續佔領紐約市等金融中心區,以反抗大公司的貪婪不公和社會的不平等,反對金錢和公司對民主、在全球經濟危機中對法律和政治的負面影響。這場運動反映出商人們不道德的行為已經成為廣大民眾正視的問題。而這種全球性的商業道德淪喪,導致的不止是對經濟,還對政治法制,社會生活等方方面面造成了重傷,恐怕很難以西方社會的某種價值觀和社會運作方式來解決,才會激發了這樣的群眾運動,但是只針對某些現象去要求解決,不管如何激烈和持久,活動恐怕仍然不會有結果。

尋求解決之道,不如溯本清源,給造成這些社會亂象的根本原因——商人道德的淪喪,開一劑良藥——中華傳統文化的商道精神。

精彩的《商道》故事

似乎是為了應對目前的社會現狀而做的準備,2000年,《商道》一書在韓國出版,記述的是李氏朝鮮末期的商人林尚沃(1779年-1855年)從一個身無分文的小店員成為的朝鮮首富的故事。一經發表就在韓國引起轟動,發行量很快超過200萬冊,成為韓國第一暢銷書。01年根據這部書改編的電視連續劇《商道》,雖然沒有豪華的場面,卻在韓國創下了收視率超過40%的佳績,後來歷史劇中只有《大長今》和《善德女王》兩部優秀電視劇獲得了這樣的收視率。主人翁林尚沃視商業為人生事業而非謀財的手段,做生意不求回報,卻無求而自得,在富甲一方後,卻悟道歸隱田園,散財於朝鮮。在韓國人的心目中,林尚沃不僅是一位富甲天下的商界鉅子,而且是一名虔誠修行的「商佛」。

兩部藝術形式不同的《商道》有各有千秋。電視劇《商道》根據當時的歷史背景和商業運作的規律,合理的加入了很多虛構的人物和情節,著重刻畫了林尚沃代表的灣商與朴周命、鄭治壽(注1)代表的松商之間的商業較量。松商見利忘義、不擇手段破壞別人生意以求壟斷市場;而林尚沃做的是「賺取人心的生意」,希望各商團互惠互利,共同發展來維持商業系統的穩定。雖然林尚沃幾次遭到松商的暗算幾乎一敗塗地,但卻始終不放棄對商道的實踐與追求,最終邪不壓正,奸商自食其果,林尚沃成為首富,並被破格封官造福百姓。在瞬息萬變的商戰中還穿插了林尚沃與三位才貌雙全的女子的愛情糾葛,劇情扣人心弦。

而《商道》一書則更加遵從歷史事實,細緻的描述了林尚沃的真實身世,經商的辦法,人物、時間都基於作者紮實的歷史考證,並且著重闡述了林尚沃商道思想的由來和這些思想對他整個人生的影響。書中大量引用了中國古代的歷史典故、文人騷客的詩詞、各種經典古籍,林尚沃所結識的清朝大儒的思想等等,並且有大量儒佛道等修煉心性的思想,以及競爭和處世的謀略。這些哲思好像一串珍珠散落書中,處處閃耀著中華儒釋道傳統文化的光芒,令人感悟。正是這些中華傳統文化的指導,使林尚沃在商業一行的實踐中知道、悟道、得道。所以與其說林尚沃是區區朝鮮商人,不如說他是一位從思想到行為都浸透著中華傳統文化的中華兒女。

閃現著中華文化光芒的歷史傳記

評論一部作品是否成功,可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藝術價值,二是深刻內涵,而後者更為重要,也就是古人所謂的「重心意」勝於「重技巧」。兩種不同藝術形式的《商道》對於啟迪人心,在人心中充實善念都有著很好的作用,而個人認為歷史小說《商道》比電視劇更勝一籌。

書中不但對林尚沃的歷史人生做了充分的調研,還潑墨化展現了19世紀朝鮮王國的歷史圖景,真實描述了作為大清的屬國與清朝的政治文化和商業的關係。其中還有大量運用熟稔的中國儒釋道經典,時時迸發的禪機語。這些都是電視劇的形式難以表現,或被韓國電視製作人出於狹隘的民族主義刻意抹殺的。小說作者的漢學功底之深厚,令當今的中國讀者折服與汗顏。足見中華古代文明對朝鮮文化及歷史的深遠影響,以及朝鮮學人對中華文化的頂禮膜拜。這就是文化的傳承,也是作家為人為文的一種境界。因此本文將更多引用書中的記錄。

(注1:電視劇的中文版本有兩個,正體字版的人物名字翻譯與韓語原劇結尾的漢字字幕相同,而大陸簡體字版的翻譯改變了人物的本名,比如朴多寧小姐變成了朴妙玉小姐,與人物的身分性格不符。所以本文使用人物的韓語原版名字。)

一、各行各業都可以修煉:

商業中也蘊涵著「道」

小說《商道》從韓國麟坪集團的會長的三件遺物:錢夾中「財上平如水,人中直似橫」的座右銘、戒盈杯、《稼圃集》開始,反映出林尚沃的商道精神是當代的企業家的指導。林尚沃生於朝鮮王國的正祖大王李算時期,那是朝鮮歷史上充滿改革和挑戰的時代。電視劇中他父親的理想是成為一名出色的譯官,並教導他學習漢語和中國傳統文化。實際上林家世代都是小商人,他父親的夢想是成為天下第一商,林尚沃實現了父輩的夢想。林尚沃15歲時,父親林鳳庫為了培養他的性情,磨煉他的意志,特地把他送到金剛山上的秋月庵中做行者,跟石崇大師學習佛法,朝鮮的佛法是從中土流傳過去的,所以林尚沃同時學到了中文。林尚沃紮實的漢學功底為日後證悟商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廟中修行,林尚沃對佛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甚至產生了正式剃度出家為僧的想法。可父親要他下山去學做生意。俗話說「十商九奸」,似乎人一入商界就要淪為金錢的奴隸,變成奸佞之徒。這種骯髒的環境實在與林尚沃此刻嚮往的佛門淨地大相逕庭。

他來找石崇大師,希望能破解自己的疑惑。佛家是講究悟性的,石崇大師沒有直接回答他,而是用一個比喻點化他:讓林尚沃捏身體的不同部位,看看痛不痛。林尚沃的回答都一樣:「痛」。石崇大師讓林尚沃走。林尚沃還是不知道答案。林尚沃向秋月寺的高僧法天禪師請求破解,禪師說:「石崇大師是要告訴你,如同你身上任何一個地方,捏一下都會痛一樣,佛也並非只存在於寺院之中,而是無處不在。因此,一個人在哪裏修行並不重要,只要心懷虔誠,一心向佛,在寺院中可以修成正果,在商界也照樣能夠成佛。」林尚沃豁然開朗,下山去學做生意,立志要悟出真正的商道,在商界成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