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這項由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所進行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來自15個國家的勞工資料,以了解遠距離工作對員工造成何種影響。
研究人員將所有遠距離工作的員工分成三類,包括:定期在家上班者、經常在不同地點工作者,及偶爾在辦公室以外的地點工作者。
研究發現,相較於固定在辦公室上班的員工,上述三類遠距離工作的員工所受壓力較高,而且比較容易失眠。
舉例來說,41%經常更換工作地點的員工說,他們感受到某種程度的壓力,而在固定於辦公室工作的員工中,只有25%感受到壓力。
此外,42%在家裡或在不同地點工作的員工表示,他們有失眠的症狀,相較之下,只有29%的辦公室員工有此種症狀。
就整體而言,「工作入侵通常屬於個人生活的時間和空間」,顯然有(健康)風險存在。
由於遠距離工作省下一般的通勤時間,所以有比較長的工作時間,也比較沒有明確的上下班區分,這很容易使遠距工作者延長工作時間,而且很難知道何時該休息。這種工作的便利性可能是導致壓力增加的原因。
因此,遠距工作者應該確保自己的個人生活不被工作模糊化,而雇主也應該尊重這些員工的休息時間。
至於遠距離工作有無健康上的優點?該研究稱,在遠距工作與辦公室工作之間如何取得平衡,也有助於員工健康。每週在家裡上班兩、三天,似乎是最好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