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藥品研究及製造商協會2017年評比,台灣在21個生技新興國家中名列第三名,在基礎設施、臨床研究條件及智財保護幾個面向都獲得高評價,足見台灣生醫產業蓬勃發展。未來如何透過智財保護及商業規劃鏈結全球市場,成為熱門探討的話題。
由科技部、臺北醫學大學國際生醫產學聯盟主辦,《大紀元時報》、《環球生技月刊》媒體協辦「國際生醫智財及商業策略研討會」,9日邀請美國專利智財律師事務所Janik Vinnakota LLP合夥人徐祥寧律師、Rajkumar Vinnakota律師及展旺生物科技董事長顧曼芹,從美國角度建構專利布局,以及台灣生醫產業智財策略與商業規劃實務進行交流分享。
以美國為例 提早布局
徐祥寧律師強調,美國政府自1980年代起,開始重視IP智財戰略及整體規劃,包含著名的拜度法案(Bayh-Dole Act)等系列法令,協助美國大學將研究成果轉化為智慧財產,進一步提高企業授權使用。
美國各大學是研發技術產生的主要基地,大學和企業之間的研發合作與專利授權是很重要的議題,例如,紐約大學在關結炎藥物專利授權金逾10億美金,西北大學在抗癲癇藥方面的技術的專利授權金高達13億美金。
據財富雜誌調查,90%的新創公司走向失敗,失敗的主要原因(42%)是該公司創新的產品缺乏市場需求。因此,專利戰略和商業化策略息息相關,不只是單一專利還需要思考專利組合、專利範圍的廣度和深度、哪些技術有揭露、哪些沒有寫進專利說明書等等,創投公司和專利律師間都應充分溝通和提早布局。
新藥研發長 尤需專利保護
Mr. Rajkumar Vinnakota指出,美國藥品市場,預估2020年將有3,200億美金的產值;產品從研發開端到上市,大約要10~15年,研發經費往往需要數十億美元。因此,一項醫藥研發技術,非常需要專利權的保護。
評估專利價值的面向包括保有專利權保護所需投入的資金、市場上面臨的技術競爭,以及保有專利權能帶來的利潤。因此,評估投資機會考量的重點在於專利技術在創新上的程度(新穎性)、相關的專利在不同國家地區的保護情形(專利家族)、專利技術是否適合於市場化或有授權價值。
透過專利規劃 確保獨占利益
擁有30年產業經驗的展旺生技執行長顧曼芹,曾任美國藥典專家委員、美國藥學科學家協會(AAPS)的物理藥學及生物藥劑學會長。她表示,新藥上市後,藥價、銷售量、銷售期的加乘決定了產品的商業價值,要掌握贏的商業模式,在選題階段,挑技術障礙高、速度快第一個進入市場、具差異化優勢、生命週期長(專利保護)都是關鍵要素。
如何透過專利智財權和資料專屬保護( data Exclusivity)來排除他人進入市場、延長獨占期,這是一門學問。她提醒,申請專利的時間,一般認為到了臨床實驗階段才申請專利,但在實際案例中,包含在臨床前的藥物發現階段以及不同的臨床階段,都需要聽取律師對專利的申請與建議,同時具有專利組合(patent portfolio)概念,以嚴密的專利布局與商業邏輯致勝。
GLORIA聯盟 北醫看好AI結合生醫產業
科技部推動「國際產學聯盟」(Global research & industry alliance, GLORIA),選定15所大學。其中,陽明、北醫、中央、成大4所與生醫領域相關。北醫副校長吳介信認為,GLORIA旨在結合校內醫療研發能量與國內生醫產業,共同爭取國際市場。9日主辦國際生醫智財研討會,邀請國際專利律師與國內新創業者交流IP概念,也鼓勵校內專家在研究上提前掌握商業脈動。
北醫大事業發展處事業長林俊茂博士指出,台灣市場小、生醫企業不若國外大型企業,無論研發人力、研究題材多仰賴學術單位,產學在研發階段就相互對接,更能貼近市場。其中,了解美國市場的專利布局和商業邏輯是推動GLORIA的重要因素。
北醫國際產學聯盟執行長徐明寬提及,AI智慧醫療領域是北醫推動GLORIA的主軸,「 台灣在半導體產業具有領先全球的優勢,整合IoT物聯網、AI人工智慧,應用於智慧醫療、精準醫療,透過醫學、科技、軟體、硬體跨領域結合,滿足國際終端客戶的需求,例如:日前南加州仁愛醫療集團的智慧病房、聲控系統啟用,就由北醫參與系統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