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地方 桃園

「相遇大溪」 展現木生活美學

透過木頭的質感,展現藝術與自然交融的姿態。(桃園大溪木博館提供)
透過木頭的質感,展現藝術與自然交融的姿態。(桃園大溪木博館提供)

文/記者陳建霖
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以下簡稱「大溪木博館」)成立以來,致力推廣大溪木藝文化進入生活。

大溪的木藝文化,以家具、神桌製作名聲最著,與此輝映的是大溪木雕藝術。展覽由大溪與桃園在地木雕藝術家,攜手台灣各地木雕師,以「相遇大溪」呈現木雕藝術與日式空間建築融合帶來的木生活美學。

「相遇大溪」呈現木雕藝術與日式空間建築融合帶來的木生活美學。(桃園大溪木博館提供)「相遇大溪」呈現木雕藝術與日式空間建築融合帶來的木生活美學。(桃園大溪木博館提供)

桃園大溪以木器的產出聞名,木器製作包含了實用性以及藝術性的展現。鑿花雕刻的技藝,是木藝師們展現純熟技術的途徑,透過木頭的質感,展現藝術與自然交融的姿態,讓每一塊木料都能展現其獨有的面貌。

展覽共計16名木雕藝師參與,展出25件精采作品。

例如供奉在神龕中的神像,透過吳政男與賴堯鑫的呈現,以柔和的姿態賦予了木質雕像特有的美感與神性;而從神像延伸出來的人像,如黃弘彥、李宗霖、蔡楊吉、曾俊豪等藝師的作品,充分展現人物所代表的故事性,以及作者透過作品反射出的心境,各有不同的精采之處。藍文萬、陳佩吟則透過螃蟹與蘋果的具象雕刻,融合自我對題材詮釋的想法,創作出有趣的作品。

木雕藝術也能發展成抽象的藝術雕刻,考驗創作者如何透過木頭的色彩、姿態與質地,來表現題材主旨。其中簡政興、江安泰、陳文進及施士方等藝師,將原本看似堅硬的木頭,以多元的線條呈現出作品的延展性,得以呼應主題的意境。

木雕還能與其他媒材結合,體現出與木質感相互輝映的作品。如以茶具為發想的藍偉文、吳宗彥,便將木頭的特性,使用於茶杯的設計。石佳蕙則以木頭為主體,配合金屬、水泥等素材,完成「極度英雄」創作展現自我;紀永泓運用古典的家具形制,透過木雕裝飾製作出別具特色的臉盆架,使日常家具在細節中見技藝之美。

歡迎到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工藝交流館,一探木雕之美,享受陶冶身心的時光。(桃園大溪木博館提供)歡迎到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工藝交流館,一探木雕之美,享受陶冶身心的時光。(桃園大溪木博館提供)

展覽由木博館與台灣木雕協會共同策劃,台灣木雕協會是由全國從事木雕藝術、熱愛與支持木雕發展的創作者所成立的非營利組織,以發揚木雕藝術文化、延續與提升木雕藝術之傳承與發展為宗旨。

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長陳倩慧表示,藉由大溪木博館作為木藝展示與交流的舞台,不僅將木藝各方面的美好帶給大眾,也促進台灣各地木藝相關創作者的交流,對大溪聞名的木藝產生正面影響。歡迎到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工藝交流館,一探木雕之美,享受陶冶身心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