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父親被診斷為輕度阿茲海默失智症後,不到半年時間裡,父親的精神愈來愈錯亂,無法控制情緒,從健忘變得暴躁易怒,情緒失控時,還曾波及母親,在醫院就診時更要4個護理人員努力安撫。後來醫師安排「類澱粉蛋白正子造影」檢查,發現並非阿茲海默失智症,而是額顳葉型失智症。就這樣歷經半年確診,父親的疾病程度從輕度快速惡化至中度。
失智症有3大類
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理事長胡朝榮說,失智症有3大類,分別是腦神經退化造成的退化性失智症、腦血管疾病造成的血管性失智症,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續發性失智症。腦神經退化性失智症患者占大多數,其中較常見的阿茲海默失智症約占60~70%。失智症早期的症狀與老化十分類似,例如:記憶變差、說話會中斷或忘記詞彙、比較難回想事情等,還會與其他疾病症狀雷同,例如:憂鬱症,而且症狀可能單一,也可能同時出現,因此不容易診斷。
類澱粉斑塊是鑑別失智症的指標
林口長庚醫院核子醫學科教授林昆儒以阿茲海默失智症為例表示,腦神經退化疾病的進程非常緩慢,在失智症患者大腦可發現異常蛋白質堆積,從腦部出現病理變化,到產生臨床症狀,歷時約15~20年。由於腦神經細胞運作時會產生乙狀類澱粉(beta-amyloid),這些澱粉樣胜肽一旦產生不正常的沾黏,就會形成斑塊,沉積在神經細胞周圍,多年後數量逐漸增加並瀰漫全腦。雖然目前仍不確定這些斑塊,究竟是不是造成阿茲海默症腦神經細胞死亡的原因,但類澱粉斑塊早在失智症出現症狀前就形成,所以評估大腦斑塊,仍然是鑑別診斷失智症的最早期指標之一。
診斷失智種類難度高
林昆儒說,確診失智症確實不容易,根據研究顯示,從症狀出現到確診,典型65歲以後發病的晚發型失智症患者,平均要2.8年;非典型65歲以前發病的早發型失智症患者,更需要4.4年。為了得到正確診斷與治療,多次往返醫院找原因,幾乎是所有疑似失智症患者與家屬必須經歷的漫長痛苦歷程。
當上述案例出現無法控制情緒的現象時,才開始懷疑可能是額顳葉型失智症,但苦於無可靠的檢測佐證,直到最後使用當時仍在臨床研究的「類澱粉蛋白正子造影」技術,結果是陰性,確認排除為阿茲海默失智症,而是額顳葉型失智症。類澱粉蛋白正子造影為目前診斷阿茲海默症的技術之一,準確率達90%,可輔助醫師診斷與排除失智症疾病種類。
早期診斷與治療的重要性
胡朝榮表示,在臨床診斷時醫生就像名偵探柯南一樣,要用排除法來找出失智症的凶手;第一步是病史問診、第二步是身理檢查,第三步就要進行認知功能檢測,包括AD-8、MMSE與CDR評量,最後一步是生化檢測、電腦斷層掃描(CT)與核磁共振(MRI)。
胡朝榮以國外研究阿茲海默失智症為例,藥物治療組與安慰劑對照組經過一年的治療, 治療組明顯較對照組認知功能較佳 (MMSE相差約2.5分), 之後兩組都接受治療, 但是兩年後原始對照組病人 (晚了一年治療)仍無法趕上原始治療組 (MMSE少約1.5分)。
林昆儒補充說,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對失智症患者是非常重要的事,如果經過專科醫師多次追蹤評估還是無法確認失智症的種類,可經由分子影像檢查來輔助醫師鑑別診斷。舉例來說,可利用腦血流掃描來區分阿茲海默氏症、額顳葉型失智症,或利用多巴胺掃描來評估是否為路易氏體失智。現在更可以在疾病初期,症狀不明顯的時候,就通過類澱粉蛋白正子造影來確認阿茲海默氏症腦中的異常蛋白堆積,協助醫師排除一些與早期失智症狀常混淆的重度憂鬱,或是腦血管型失智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