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 要聞

世衛警訊 日媒:別讓中共主導聯合國

世界衛生組織祕書長譚德塞(前中)配合中共的言行引發輿論譁然,日本媒體評論,不要讓中共開始主導聯合國機構。圖為1月12日,在日內瓦舉行的新冠病毒記者會。(AFP via Getty Images)
世界衛生組織祕書長譚德塞(前中)配合中共的言行引發輿論譁然,日本媒體評論,不要讓中共開始主導聯合國機構。圖為1月12日,在日內瓦舉行的新冠病毒記者會。(AFP via Getty Images)

【記者林燕/編譯】日本媒體就世界衛生組織(WHO)祕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配合中共的言行評論,不要讓中共開始主導聯合國機構,西方國家和日本必須阻止北京按照它的意志重塑世界。

《日經亞洲評論》上週四(2月20日)刊登評論文章說,源於中國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正在全球傳播,大家都希望遏止疾病蔓延,但目前仍沒有緩解的跡象。

除了關注中共處理疫情的方式,媒體也同樣關注WHO祕書長譚德塞的言行。WHO直到1月30日才宣布新冠病毒爆發是全球衛生緊急事件,外界質疑聯合國機構反應慢半拍,是因為擔心宣布緊急狀態會損害中共的國際地位。

當天的記者會上,譚德塞不但沒有批評中共拖延瞞報疫情,反而大讚中方對疫情的反應「前所未有」;幾天後,譚更批評禁止班機飛往中國及限制中國人入境的國家是「不必要地干涉國際旅行和貿易」。

《日經評論》指出,譚德塞是衣索比亞的官員,衣索比亞位於東非,是中國經濟援助的主要接受國。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妻子彭麗媛多年來一直擔任WHO結核病和愛滋病親善大使。

文章說:「雖然目前不清楚這些因素對譚德塞的判斷有多大影響,但譚的評論暗示了重要全球機構面臨的共同危險:中國(共)為其自身的利益,正在利用其充足的政治和經濟影響力,重塑重要的聯合國機構。」

中共收納4個聯合國組織要職

聯合國旗下有15個全球機構,其中4個機構都是中共高層官員擔任祕書長等職。因這些職位主要是透過投票選出,北京正在國際機構中尋求登上更多這種重要職位,以便增加在國際社會的發言權。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聯合國組織承擔更多經費,自然也能在其運作上擁有更大的發言權。

「不是說這就是一件壞事;只要他們的管理公平公正,中方官員擔任重要職務也不是問題。但是,如果聯合國機構偏向中國(中共),那是另一回事。」文章寫道,「這種擔憂是真實的」,國際電信聯盟就是一個例子。

美國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發現,自從5年前,一位中共官員擔任國際電聯的最高職位以來,國際電聯就一直對北京傾斜。

國際電聯除了已經開始與中國公司緊密合作,幫助發展中國家建立電信基礎設施外,它還表示願意跟中共的「數字(數位)絲綢之路」合作,而這是中共「一帶一路」倡議的內容之一。

「一帶一路」因其不透明操作及政治意圖,往往讓參與國背上沉重經濟負擔,不得不淪為北京的戰略資產。

「請狐狸把守雞舍」

文章說,中共影響國際規則的嘗試還不止於此。總部位於日內瓦的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將於3月5日至6日舉行選舉,決定新的祕書長。日本已提名一名日本專利局的前官員作為候選人,而北京支持的候選官員也正在活躍。

WIPO的任務是制定和執行防止智慧財產權竊盜和侵權的國際規則。而中共治下的中國遠遠不是該領域的良好行為典範。北京不僅從事網路間諜活動,同時也強迫在中國開展業務的海外公司進行技術轉讓,這已經受到西方國家和日本的重視。

文章形容說,將WIPO交棒給中國,「說好聽點,就像請狐狸把守雞舍一樣」。

WIPO的祕書長甄選由該機構的協調委員會負責,委員會由大約190個成員國中約80個組成,每個委員會成員都有一票表決權。祕書長任期6年。

文章說:「隨著外界對中國(中共)秀肌肉的警惕增加,華盛頓據說正在悄悄採取行動阻止中國(中共)搶占WIPO的最高職位。」此外,美國國務院還設立了一個新部門,負責推動與盟國之間的協調行動,檢查中共在聯合國不斷擴大的影響力。

將專制帶入聯合國 令人擔憂

或許有人會質疑說,美國也推舉自己人進世界銀行,還有歐洲擔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總裁,為何中共不能提自己的候選人。

《日經評論》說:「明顯的差異在於:西方政府是民選的,而中國卻不是。中國的一黨共產主義國家在政策制定和實施方面都缺乏透明度;將一種專制心態帶入聯合國機構是令人擔憂的。」

文章還指出,如果中共在聯合國決策中享有更大的發言權,那麼國際規則可能會更加與中共政府的政策並駕齊驅,「世衛對新冠病毒的反應及國際電聯的事,提示了這種危險」。

最後,文章提議,鑑於上述風險,美國、歐洲和日本必須共同努力,以確保聯合國組織不會變成更厚重的中共顏色;同時,3個國家或地區加強對聯合國機構的監督、確保這些機構的運作正常也很重要。

「如果中國(中共)候選人當選為WIPO祕書長,那麼中國(中共)將在聯合國機構中占據1/3的最高職位。」文章寫道,「鑑於中共在貿易和氣候變化上難以談判,及它們對國際秩序擲下的陰雲,各國已不能無視聯合國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