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焦點

讓都市「退燒」 學者倡讓路給風走

成大建築系特聘教授林子平建立了亞熱帶/熱帶區的熱舒適國際基準值。(記者袁世鋼/攝影)
成大建築系特聘教授林子平建立了亞熱帶/熱帶區的熱舒適國際基準值。(記者袁世鋼/攝影)

【記者袁世鋼/臺北報導】「都市熱島效應」讓夏天的城市就像悶燒鍋,機車騎士停等紅燈時總會沿著地上陰影的形狀躲太陽。研究人體熱舒適性、都市高溫化的成大建築系特聘教授林子平指出,只要能做到「多綠少空調、讓路給風走、遮蔭供人行」,就能幫城市退燒。

林子平表示,過去國際上常以寒冷地區的人體熱舒適喜好做為全球基準,在戶外環境設計的策略上多以開闊且無遮蔽的廣場及草坪為主,以便引進充足的陽光,提供溫暖舒適的環境。但他針對臺灣居民調查發現,最舒適的體感溫度約在26度至30度,比溫帶國家高了7度,且偏好風速高、低日射量的氣候環境。

林子平指出,「都市熱島」是指都市中心因為柏油、建築材料蓄熱、空調排熱,及氣流受阻,使氣溫高於郊區的現象;並造成空調用電增加、戶外熱壓力上升、空氣品質惡化等問題。為深入了解都市氣溫與土地利用型態的關聯,他的團隊在台北、新北、台中、台南、高雄等5個城市的都會區街道中,共設置了150個以上的「微氣候監測系統」。

經長期收集溫濕度、街道風速資料後,林子平建立了一套涵蓋氣候、土地使用、建築景觀等重要資訊的「都市環境氣候地圖」,完整呈現都市中的氣候現象及現存問題。這些圖資包含了熱壓力地圖、風廊(通風路徑)地圖、建築耗能地圖,並向各地方政府提供分區規劃設計的具體建議。

而林子平也提出了「多綠少空調、讓路給風走、遮蔭供人行」等3個緩解都市熱島的策略。他強調,「多綠少空調」是都市降溫的根本之道,所以新加坡就有法律規定建築物的屋頂、牆面都要充分綠化;而空調排熱則是都市中主要的發熱來源,建築物應減少大面帷幕玻璃,提高窗戶的遮陽及通風,可減少空調的使用及排熱。

成大建築系特聘教授林子平指出,公園的降溫距離僅有200公尺,建築物應讓路給風走。成大建築系特聘教授林子平指出,公園的降溫距離僅有200公尺,建築物應讓路給風走。(林子平提供)

「讓路給風走」則是應讓建築物「側身」面對常年風向或潛在有風的區域,例如河道、公園等,並且要加大建築物之間的距離至6公尺以上,使涼爽空氣可流進都市每個角落。林子平表示,目前臺灣的建築法規,只有規定要保障其他建物的日射率,卻沒有對通風率加以規範;他強調,這是公益性的問題,政府可透過獎勵容積的方式,鼓勵建商。

而林子平過去也已協助臺中市都發局建立了全國首創的「基地通風率」,量化建築基地通風設計的評估,讓被高樓占領的都市,留下給風走的廊道,並已納入「臺中市都市更新建築容積獎勵辦法」,鼓勵業者為城市降溫,並響應市府推動之宜居城市。他希望,未來能有機會與臺北市政府合作,建立因地制宜的都市高溫化調適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