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發會週二(8月18日)公布最新人口推估報告,結果顯示,臺灣今年總人口開始轉呈負成長,較上次推估提前2年,且將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指出,主要今年出生數將低於死亡數,導致人口呈現自然減少,且今年來受武漢肺炎(中共肺炎)疫情影響,國內社會增加人口罕見為負值,無法彌補自然增加的減少人數。
國發會每2年根據最新戶籍人口、出生、死亡及遷徙等相關統計,辦理未來50年人口推估,並於週二委員會議通過「中華民國人口推估(2020年至2070年)」,結果發現3大變動。
第一,臺灣正式在今年進入「人口負成長時代」,人口自然增加方面,國發會預估,今年出生數為16.4萬人、死亡數為18.6萬人,人口出現「死亡交叉」,即死亡數高於出生數,少子化成為不可逆的趨勢;社會增加方面,高仙桂指出,疫情影響今年的國際人口遷徙,推估今年社會增加將減少1.1萬人、明年估將減少3千人,2022年則恢復過往平均增加1萬人的趨勢,「估計衝擊只影響到2021年」。
第二,隨著0至14歲幼年人口下降,加上臺灣醫療水準提升,國人壽命延長,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相對提高,預估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也就是65歲人口占比超過20%。
第三,因為少子化影響幼齡人口占比,人口紅利期間延至2027年,較上次推估延長1年;人口紅利是指青壯年人口(15至64歲)占總人口比重高於 66.7%,工作年齡人口相對其他年齡層充沛,有利經濟發展。
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表示,為因應我國人口結構變遷趨勢,行政團隊已由提升生育率、強化勞動力結構、高齡化調適等三大面向著手。包括落實「0至6歲國家一起養」政策,「強化育才與攬才」以充裕勞動力,以及「建構共融自主的高齡社會」,以因應高齡者多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