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發源於中國
中國人飲茶已有數千年歷史,「神農嘗百草,日逾70惡毒,得茶而解之」,這是在《神農本草經》中記載,但當時主要是作為藥用。真正的「茗飲」歷經唐代的發揚,宋代更提升為品賞意境,再由明代的演進推廣至今,茶的魅力常盛不衰。
中國是茶原產地,是茶文化的故鄉,中華民族是最早發現栽培、加工和品飲茶葉。「寒夜客來茶當酒」,以茶會友,客來敬茶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禮節。「柴米油鹽醬醋茶」,茶更是中華民族生活開門七件事之一。如今世界上有60多個國家種茶,有160多個國家和地區人民飲茶,茶已遍及及全世界。雖然飲茶習俗因各國國情和文化特徵有所差異,但源自中華。在歷史歲月中,茶由藥變成品飲,由煎飲發展為細斟慢啜的品茗藝術,讓我們追溯歷史,綜觀幾千年中華文化的發展歷程。
歷代茶文化演變
唐代是中國茶文化重要發展時期。唐代飲茶風氣盛行,不僅王公貴族喜愛啜飲,民間飲茶風氣也大為盛行,成為中國舉國之飲。中國最早的茶葉著作《茶經》為唐代陸羽所著,流傳後世,廣譽全球,開創了製茶飲茶器具,建立了品茶藝術。唐朝以煮茶為主,茶是用煮的,茶裡面再加入「蔥、薑、薄荷、橘皮之類的配料」,放入茶釜煮熟,如今在中國邊疆地區都還能看到類似的喝法。
認識台灣茶葉特色
北部以文山包種茶(茶中美人)為主。文山包種茶又稱清茶、包種茶,目前台灣所產的包種茶,以台北縣文山區所產製的品質最優、香氣最佳,所以習慣上稱為「文山包種茶」。沖泡後茶湯色密綠鮮豔悅目,香氣撲鼻,滋味甘潤,且有「香、濃、純、韻、美」五大特色,有「茶中美人」之譽。
中部以凍頂烏龍茶為著。凍頂烏龍茶一般稱為「凍頂茶」,凍頂為地名,凍頂茶主要是以清心烏龍(俗稱軟枝烏龍)為原料製成的半發酵茶,主要產地位於南投縣鹿谷鄉,大禹嶺茶、梨山茶、杉林溪茶、阿里山茶皆是。
台灣所產的紅茶是世界上唯一在台灣的魚池才有的特有茶種,比較有台灣茶的味道。
如何泡出好茶
泡茶最主要的三要素,包括茶量、水溫、時間
張清標指出,泡茶要將每一種茶不同的風格及茶湯滋味的特色表現出來,不論喜歡濃茶或淡茶,都要泡得很好、很細緻,濃茶濃得有層次,淡茶淡得有厚度,所以要泡出一壺好茶需學習三個要素。
第一,茶量:就是放是當份量的茶葉。
第二,水溫:就是用適當溫度的熱水沖泡茶葉。
第三,時間:就是將茶葉泡到適當的濃度後倒出來。
一、茶量:泡茶時通常為每公克茶葉用50cc水量,次數為3泡。茶量因茶葉外型而有不同。
1. 煎茶、龍井、玉露,呈劍片狀或細碎狀茶葉,置茶量約1/5壺的茶葉。
2. 白毫烏龍、文山包種茶、粗大型的螺春、呈條索狀或非常蓬鬆種的茶葉,置茶量約3/4壺的茶葉。
3. 凍頂烏龍、大陸鐵觀音、水仙,呈半球型茶葉,置茶量約1/4至1/3壺的茶葉。
4. 佛手、高山烏龍、茶葉外型揉捻成緊結球狀、呈全球狀,置茶量約1/4壺的茶葉。
二、水溫(泡茶水溫與茶湯品質有直接關係):
從口感上,茶葉表現的差異,如綠茶用太高溫的水沖泡,茶湯應有的鮮活感覺會降低;鐵觀音如用太低溫的水沖泡,香氣不揚,應有的陽剛風味表現不出來。
苦澀味強弱的控制:水溫高,苦澀味會加強,水溫低,苦澀味會減弱,所以苦澀味太強的茶,可降低水溫改善之,澀味太強的茶除水溫外,浸泡的時間也要縮短。
水溫就是用適當溫度的熱水沖泡茶葉,不同茶葉需要不同溫度的水,水溫合宜才能將該種茶的特性表現出來。
水溫可分為高溫、中溫、低溫三種溫度:
1.高溫:指攝氏90℃以上的水溫,適用的茶如高山茶、凍頂烏龍茶、水仙、鐵觀音等。
2.中溫:指攝氏80℃至90℃之間的水溫,適用的茶如芽茶類的白毫烏龍、高級紅茶等。
3.低溫:指攝氏80℃以下的水溫,適用的茶如龍井、玉露、碧螺春等綠茶類。
三、時間:泡到適當的濃度後倒出來
張清標說,揉捻成球狀的茶,第一泡大約1分鐘就要倒出來,第二泡要縮短一點時間,第三泡後要逐泡增加更多的時間,如此一來,數泡的茶湯濃度才能求得平均。揉捻輕發酵少的茶可溶物釋出的速度很快,所以第三泡以後濃度增加緩慢,必須增加更多時間。細碎茶可溶物釋出很快,前面數泡時間宜短,往後各泡的時間應增加更多。重焙火茶可溶物釋出的速度較輕焙火為快,故前面數泡時間宜短,往後越多泡應增加越多時間。
品茗方式
1.將綠茶置入瓷器蓋碗杯或玻璃杯以70~80 ℃溫開水沖泡(比例為150cc水量配3公克綠茶,亦可依個人喜好增減),可沖泡4~6次。
注意:第一次沖泡之茶湯極具營養價值,可與第二次沖泡之茶湯共同享用。
2.冷泡法:將綠茶直接放入礦泉水中,隨即放置冰箱冷藏6~8小時後飲用,滋味甘醇鮮爽。
張清標強調,茶是屬於寒性的食物,有些體質較寒的人,長期飲用會覺得不適應,這時可運用較不寒的茶類,諸如以較成熟茶菁製成的茶,以及經焙火的熟火烏龍「凍頂茶」。「酒不醉人,人自醉」,同樣是「茶不迷人,人自迷」。市面上茶葉五花八門,各具特色,令人眼花撩亂,莫衷一是。初學者只要選購適合自己口味的茶,不必拘泥於綠茶、熟茶、高山茶或低海拔茶,採漸進方式適應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