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上天使的翅膀,自由地翱翔於天國的壯麗與輝煌之中,呼吸著聖潔而又燦爛的光芒,在神聖的讚歎聲中,巴洛克時代步入了藝術的殿堂。
從十六世紀末、十七世紀初開始,這種氣勢宏大、富於動感的藝術便開始從義大利的羅馬、威尼斯、佛羅倫斯等地很快遍及歐洲,人們稱它為「巴洛克」(Baroque)。這個詞來源於葡萄牙語「barroco」,原意為「形狀不規則的珍珠或石頭」,故而有別於文藝復興時期藝術作品強調靜謐、均衡的風格。
法蘭德斯畫家彼得・保羅・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1640年)是17世紀西歐巴洛克繪畫風格的代表。在魯本斯眾多的學生及追隨者中,安特衛普的雅各布・約爾丹斯(Jacob Jordaens,1593~1678年)很好地繼承了魯本斯的巴洛克風格,同時結合自己的特色成名於世。
約爾丹斯不同於魯本斯之處在於他作品中的風俗畫特色。畫家基於平日裡對大自然和日常生活的不斷觀察,使其作品帶有很強的民俗風格。
《基督驅逐聖殿裡商販》描述的是《聖經》中記載的一段情景:「耶穌進了神的殿,趕出殿裡一切作買賣的人,推倒兌換銀錢之人的桌子,和賣鴿子之人的凳子。對他們說,經上記載說,我的殿必稱為禱告的殿。你們倒使它成為賊窩了。在殿裡有瞎子瘸子,到耶穌跟前。他就治好了他們。」(馬太福音21:12)
作品中人物以不同程度的動勢交織出了這一活躍的韻律,畫面左中部商販們和牲畜的各種傾斜趨勢與耶穌整體上直立持繩踢凳的穩定重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耶穌對於人們在聖殿中喧囂叫賣、褻瀆神靈的舉動十分不滿,他嚴肅的神情與商販們各種各樣嬉笑怒罵甚至變形了的表情亦形成了對比。這讓觀眾感到,基督不止正在淨化神殿,還原本應聖潔淨雅的殿堂以本來面目,而且還在以具體行動糾正人們頭腦中對於神及其殿堂敗壞了的錯誤觀念。
科爾托納
繪畫藝術上的這些變革並不能全方位地展現巴洛克藝術的風采,因為巴洛克並不局限於此。直到有一天,義大利雕塑家、建築家、畫家皮埃特羅.達.科爾托納(Pietro da Cortona,1596~1669年)天才地將其所學融會貫通,將建築、雕塑與繪畫等諸多因素集於一體,創作出了此後流行於西方世界各地的巴洛克盛期風格的楷模。
1631年,教宗烏爾班八世馬費奧.巴貝里尼(Maffeo Barberini)委託科爾托納為他家族的宮殿巴貝里尼宮(Palazzo Barberini)繪製大型壁畫。原本就是建築師的科爾托納基於他對建築結構的深刻理解,打破了現實中二維平面概念對繪畫的局限,將雕塑和建築自身的三維空間因素融入了他的繪畫創作之中,大膽地將處於不同牆面的作品有機地銜接成為一個大的整體,在他於1632年就開始構思的天頂畫中,各類裝飾、雕塑和繪畫作品渾然一體,乍看甚至無法立刻分清哪些是雕塑、哪些是繪畫。
長方形的天頂畫中雲霧瀰漫,仙境中眾多人物不斷地升騰,畫家有效地使用了強烈的空間透視構圖技巧,將觀眾的視線帶入更高的雲端,彷彿觀者也被感染著與眾神一同昇華、飛翔。整個畫面以天頂為焦點,四壁繪畫和雕塑人物的動勢也都向最高處彙聚,呈現出一種向心的縱深透視關係。色澤鮮豔的人物服飾在各類補色對比中,形成的巨大光明裡飄溢輕盈,讓整體畫面更為動感十足。
這幅作品被認為是巴洛克風格成熟時期的代表,它充分體現了巴洛克風格的特點。在豪華的畫面、充滿激情的強烈動勢中,展現出非凡的空間感。同時,對於藝術手段的綜合運用,讓建築與雕塑、裝飾和繪畫進行了充分的融合。這樣,巴洛克畫家不但在繪畫造型、色彩上強調了對比,而且在材質上、現實空間上也加入了對比的因素,諸如雕塑的立體和繪畫的平面之間的對比、裝飾雕刻的幾何圖形和手繪雲層的飄逸自然之間的對比、金屬裝潢和溼壁畫顏料材質之間的對比等等。這一切豐富的藝術元素為的是向人們描繪壯麗、偉大的天國世界,表達人對神的謳歌,也讓巴洛克繪畫藝術在人類美術史上留下了極其重要的一頁。(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