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 要聞

大黨式微 德或出現紅綠燈聯盟

德國總理候選人拉謝特(左起)、貝爾伯克及蕭茲,8月29日進行電視辯論。(Michael Kappeler-Pool/Getty Imsges)
德國總理候選人拉謝特(左起)、貝爾伯克及蕭茲,8月29日進行電視辯論。(Michael Kappeler-Pool/Getty Imsges)

【記者簡兆和/綜合報導】德國聯邦議院(Bundestag)9月26日舉行選舉,但開票當晚只知道政黨得票率和席次分配,最後誰能執政,得看哪幾個政黨能在接下來的談判就未來4年施政方針達成共識,取得過半席位組織聯合政府。

2005年開始擔任德國總理的梅克爾(Angela Merkel)宣布不連任,目前各黨支持度都在兩成五以下,後梅克爾時代極可能出現三黨組閣。

柏林赫爾提政府治理學院政治學者呂美勒(Andrea Roemmele)接受各國記者聯訪時表示,這次大選的特色是選情波動大,各黨支持度都出現大幅消長。

德國長期以來的第一大黨、梅克爾所屬的基民盟/基社盟(CDU/CSU,聯盟黨),支持度在15個月內從四成滑落到兩成;支持度長年低迷的社民黨(SPD),選前最後兩個月後來居上;初期聲勢驚人的綠黨(Grünen),5月還有25%的支持度,如今落到第三位。

呂美勒預測,社民黨的候選人蕭茲(Olaf Scholz)最有總理相,未來由紅綠燈聯盟執政的可能性最大。

根據選前最後民調,社民黨以26%的支持度排名第一,呂美勒認為與蕭茲的現任優勢有關。蕭茲長年擔任漢堡市長,目前則是財政部長,疫情至今一年多,但德國經濟受影響有限,執政成績有目共睹。

呂美勒還說,社民黨很早就開始造勢,為蕭茲量身訂做選戰,表現出少見的團結,這也是社民黨在最後兩個月支持度攀升的重要原因。

反觀聯盟黨拖到今年1月才選出拉謝特(Armin Laschet)擔任黨魁和競選總理,選舉機器起跑太晚,至今內部依舊雜音不斷,讓他難以拉抬聲勢。

美國和臺灣的選舉經常出現攻擊和謾罵,相較之下,德國選舉表面看來平淡無奇,輿論多聚焦在政策攻防和候選人的公信力。

呂美勒研判,若民意在選前最後幾天沒有太大變化,社民黨將成為第一大黨,選後出面邀請綠黨、自由民主黨(FDP)談判,組成聯合政府並推舉蕭茲出任總理。三黨代表的顏色分別是紅、綠、黃,因此德國又稱這樣的聯合政府為紅綠燈聯盟。

德國採內閣制,1大黨與1小黨組成聯合政府是常態,但在聯邦的層級從來沒有三個黨分享權力,勢必增加選後組成聯合政府的難度。

新政府料對中共更強硬

從過往趨勢來看,將來不論誰上臺,德國新政府可望調整梅克爾的溫和路線,對中共採取更強硬的立場。

梅克爾在歐洲經濟衰落時,小心翼翼避免與北京對抗,並力促中歐投資協定。然而,近年德國社會和朝野對中共的觀感有相當大的轉變。例如產業界過去只看到汽車業依賴中國市場,現在開始意識到德國沒這麼依賴中國,甚至在許多領域,中國早已是競爭對手。

從朝野政黨政見來看,提到中國的篇幅比往年都多,語氣也多見批評。例如最可能成為第一大黨的社民黨,去年6月就擬定中國政策,指歐洲與中共在價值與利益的衝突不斷增加,雙方關係未來將由西方與中共的體制之爭來決定。自由民主黨(FDP)也批評中共恐嚇鄰國。

德國朝野政黨當中,就屬綠黨對中共的態度最強硬,在政見中批評中共「追求獨裁霸權」。總理候選人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視歐盟為自由民主國家組成的價值觀聯盟,呼籲歐洲團結起來與美國合作抗中。◇



德國前六大政黨列表

政黨名稱

代表色

屬性

支持率

總理候選人

社會民主黨(SPD)

中間偏左

約25.5%

蕭茲(Olaf Scholz)

基民盟/基社盟(CDU/CSU)

或稱「聯盟黨」

中間偏右

約22.1%

拉謝特(Armin Laschet)

綠黨(Grünen)

左派

約15.7%

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

另類選擇黨(AfD)

淺藍色

右派

約11.3%

-

自由民主黨(FDP)

中間偏右

約11.2%

-

左翼黨(Die Linke)

左派

約6.2%

-

資料來源:新聞綜合 記者簡兆和/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