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養生 中醫養生

【大真博士話中藥】重陽登高 插「茱萸」消災避難

吳茱萸:左上方,川吳茱萸。右上方:小果吳茱萸。下方。吳茱萸。(張賢哲教授《河洛藥典》提供)
吳茱萸:左上方,川吳茱萸。右上方:小果吳茱萸。下方。吳茱萸。(張賢哲教授《河洛藥典》提供)

文/陳大眞博士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重陽節又稱「茱萸節」,而九是陽數中最大的一個,黃曆九月九日,為兩九相重,故稱重陽。重陽節在古代被視為厄日,所以這天中人們要「登高」努力接近陽氣,再配戴茱萸來辟邪。

根據南朝《續齊諧記》中就記載:「汝南桓景,隨費長房遊學累年。長房謂之曰:『九月九日汝家當有災厄,宜急去,令家人各做絳囊,盛茱萸,以繫臂;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消。』景如言,舉家登山。夕還家,見雞狗牛羊,一時暴死。⋯⋯今世人每至九日登山飲菊花酒,婦人帶茱萸囊是也。」

因此之後才有重陽登高可用來辟邪之習俗。到了唐朝時,朝廷在重陽節時,也會賜茱萸給群臣,以保一切平安。

那這個「茱萸」是哪一個呢?下面為大家一一介紹:

◎ 山茱萸

根據《臺灣中藥典》第四版記載,山茱萸(https://whatsintcm.com/dt_articles/%e5%b1%b1%e8%8c%b1%e8%90%b8/)為山茱萸科植物Cornus officinalis Siebold & Zucc. 之乾燥成熟果肉。主要產於河南、浙江、安徽、陝西等地,目前在河南的西峽,浙江的臨安,陝西的佛坪皆有其規範化的種植基地,其通常在秋末冬初果實變紅時採收後,用文火烘或放置沸水中燙過,除去果核後乾燥收藏,因其藥材顏色樣貌近似紅棗的外皮,因此又有「棗皮」的稱呼。

 山茱萸:去核果肉,呈扁筒狀,色紅,外皮皺縮,有反射光澤。(張賢哲教授《河洛藥典》提供) 山茱萸:去核果肉,呈扁筒狀,色紅,外皮皺縮,有反射光澤。(張賢哲教授《河洛藥典》提供)

購買鑑別法:

其藥材通常呈不規則的片狀,表面皺縮有光澤,基部會有果梗痕,如果是新貨的話會呈現紫紅色,放久之後會變成紫黑色,通常以片大、肉厚、柔軟,嘗之味酸微苦者為佳。

 河南產山茱萸肉。(張賢哲教授《河洛藥典》提供) 河南產山茱萸肉。(張賢哲教授《河洛藥典》提供)

坊間購買時要注意是否有混淆使用,鑑別方式可將其藥材用水泡開之後,看形狀,真品是扁囊狀且一端開裂,為果核被擠出的痕跡,而混淆品為果皮完整的捲起來,另一辨識方式為剝開看果皮內部,正品有幾條略突起的縱向脈紋,相應的果核上也會有幾條相應的縱溝紋。最後嘗嘗看,是否有酸澀、微苦的口感,以上幾個辨識方式供大家參考。

 酒蒸山茱萸:顏色呈現紫黑色,聞之有酒香氣。(張賢哲教授《河洛藥典》提供) 酒蒸山茱萸:顏色呈現紫黑色,聞之有酒香氣。(張賢哲教授《河洛藥典》提供)

依據臨床使用的不同,通常取山茱萸肉和黃酒,有「酒山萸肉」的炮製品項,炮製後的藥材呈現紫黑色,聞之有酒香氣。另外之前坊間有用染色的方式,將葡萄皮或是酸棗皮,用色素染成酒山茱萸的紫黑色,因此在購買上要特別注意。

在《名醫別錄》中記載:「山茱萸微溫,無毒。主治腸胃風邪,寒熱疝瘕,⋯⋯下氣,出汗,益精,安五臟,通九竅,止小便利。」由此可見其功效,其主要溫而不燥,補陽歛陰為補益肝腎之要藥。目前臺灣常用治療頭暈目眩及腰膝痠軟的「六味地黃丸」及「金匱腎氣丸」裡面就有包含此藥。

◎ 吳茱萸

另外根據《臺灣中藥典》第四版記載,吳茱萸(https://whatsintcm.com/dt_articles/%e5%90%b3%e8%8c%b1%e8%90%b8/)為芸香科植物吳茱萸ruticarpa(A.Juss. Benth.)、石虎Euodia ruticarpa(A.Juss.)Benth. var. officinalis(Dode)C.C.Huang或小果吳茱萸Euodia ruticarpa(A.Juss.)Benth. var. bodinieri (Dode)C.C.Huang 之乾燥近成熟果實。

小果吳茱萸:外觀整體呈五稜扁球狀,色黃綠近褐色,有凹窩,星狀縫,腺點油樣,質硬脆,粒飽滿,聞之有辛辣芳香味。(張賢哲教授《河洛藥典》提供)小果吳茱萸:外觀整體呈五稜扁球狀,色黃綠近褐色,有凹窩,星狀縫,腺點油樣,質硬脆,粒飽滿,聞之有辛辣芳香味。(張賢哲教授《河洛藥典》提供)

芸香科的植物通常會有香氣,主要産地為貴州、廣西、雲南、四川等地。通常在8~10月果實尚未開裂時,剪下果枝,曬乾或是低溫乾燥後,除去枝條、葉子、果梗等雜質。通常藥材成球形表面黃綠色至褐色。而質地硬而脆。氣芳香濃郁。基本上以粒小、飽滿堅實、色綠、富香氣且濃烈者爲佳。

購買要注意「部位」

臨床上依其使用的不同,有用甘草下去炮製的「制吳茱萸」、用鹽水炮製的「鹽吳茱萸」、和用黃連下去炮製的「連吳茱萸」等,其炮製完之後所有表面皆會變深,味道也會跟著有所改變。坊間吳茱萸比較不會混用,然要注意的是購買時其藥用部位是正確的,也就是說不能有太多的枝梗等非藥用部位為主。

依據《神農本草經》中記載:「味辛,溫。主溫中下氣,止痛,咳逆,寒熱,除溼血痺,逐風邪,開腠理。」其中止痛的功效為現代臨床常用之功效,治脾腎陽虛、五更泄瀉,虛寒泄瀉的常用方劑「四神丸」就有使用。

總的來說,吳茱萸因為為芸香科植物所以會有香氣,直接插在髮髻上,或用紫色的布囊包上茱萸的莖、葉或果實,綁在手臂上,可以消災避難。因此在重陽這天除了登高遠望,接近大自然之外,也要插對茱萸,方可有消災避難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