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地方 台中

建構臺中智慧校園 議員籲允學生自帶數位設備到校

台中市議員關心市府建構「智慧校園」進度,建議參考歐美日及北市的經驗,在校試行BYOD計畫,改善校園WIFI環境。(記者黃玉燕/攝影)
台中市議員關心市府建構「智慧校園」進度,建議參考歐美日及北市的經驗,在校試行BYOD計畫,改善校園WIFI環境。(記者黃玉燕/攝影)

【記者黃玉燕/臺中報導】數位學習成為世代趨勢,很多學校或老師對學生自帶平板、手機,在管理上或教學現場仍有疑慮。台中市議員黃守達、謝志忠、張耀中、張玉嬿、王立任8日聯合質詢,關心市府建構「智慧校園」進度,建議參考歐美日及北市的經驗,在校試行BYOD計畫,改善校園WIFI環境,允學生自備個人行動裝置,讓學習更自主化,建立真正的智慧校園。

黃守達解釋,BYOD是早期在歐美企業裡,讓員工們使用自己的行動裝置進入工作場域而發展出來的概念。現已有許多國家將此概念在學校推行,如日本東京都於2018年在都立高中試行,透過建置完善的校園WIFI環境,結合課程內容與個人行動裝置,讓教育融入資訊載具,加速智慧校園的建構;且BYOD的裝置推廣不限於平板、筆記型電腦,智慧型手機也是選項。

黃守達強調,日本於2019年公布實施《學校教育資訊化推進法》,香港也在中小學推行「自攜裝置」,加強教學效能、課堂互動,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而國內的台北市亦推出「學生自備載具(BYOD)到校學習計畫」,目前試辦結果,相較學校公用載具,自備載具更能適性化安裝設定,屬於學生個人學習所需軟體工具。

且學生攜帶自己的行動裝置上課,不必與他人輪流使用,也可節省課堂數位學習準備工作。裝置內安裝適合自己的學習資源,讓學習能更自主化。

張玉嬿說,BYOD或許是個雙贏的概念,但老師的接受度與教學方式,以及家長要準備怎樣的載具才適合,她呼籲試辦前要考慮周全。

張耀中說,自帶設備到校學習是世代趨勢,管理上或教學現場很多學校或老師可能還沒有準備好,但與其禁止學生在課堂上使用3C產品,不如與孩子共學如何妥善使用;呼籲教育局及早因應,包含數位落差的弭平、設備的管理、環境的建置、資安的管理等問題,建構真正的智慧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