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長鄭文燦11日前往國立中央大學,出席「2021閩南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桃園場開幕」,鄭文燦表示,桃園市政府與金門縣政府首度合辦閩南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以「跨境閩南.文化連結:金門及桃園視角的全球過程與移民記憶」為主題,12月9日及11日分別於金門大學及中央大學舉行,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共襄盛舉。鄭市長也期許以研討會作為平台,帶領市民朋友更加認識閩南及金門文化,並強化金門與桃園連結。
鄭文燦指出,桃園與金門締結姊妹縣市逾20年,金門機場聯外道路也特別命名為「桃園路」,桃園也有許多鄉親來自金門、馬祖等離島,展現兩城情誼。尤其金門保存許多珍貴的閩南文化,以及書院傳統、獨特的宗教節慶、南洋樓、戰地遺址、碉堡坑道等,也形成所謂的「金門學」,並逐漸邁向國際化發展,相當值得深入研究、挖掘金門文化魅力。
鄭文燦提到,桃園是另一種文化典型,具有多元族群融合特徵,早期先民開墾奠定桃園「北閩南、南客家」的分布樣態。市府除了成立客家事務局傳承客家文化,107年也特別設立文化局「閩南及民俗文化科」,專責推動閩南及傳統民俗,辦理傳統特色節慶活動,例如閩南文化節、傳統藝術巡演等,協助推廣庶民文化。鄭市長也談到,移民史形成珍貴記憶,政府積極透過多種形式調查並記錄移民史。此外,桃園太武新村眷村文創園區也設立八二三砲戰故事館,每年籌辦各式紀念活動,未來期盼能與金門擴大合作,帶領民眾更加認識金門戰地文化。
文化部政務次長蕭宗煌透過視訊連線表示,過去20年來,地方學在各地興起,包含金門學等,屬於新的鄉土文化運動,一方面透過學術擴散,讓大眾瞭解地方社會的過去與現在,也凝聚地方認同感,希望帶動大眾對文化資產保存的重視,並推動文化觀光,提升地方文化自信心、光榮感。尤其桃園與金門關係深遠,首度合辦研討會並邀請馬來西亞、新加坡、英國等外國學者一同參與,相信將有助於達成閩南文化邁向國際化的效果。
金門縣副縣長李增財表示,金門因為地理之便,成為移民的起點、也是中間點,早期許多來自泉州的先民經金門、廈門、澎湖等地,輾轉來到台灣本島定居。他說,金門縣實際居住人口不到7萬人、戶籍人口約14萬人,雖然人口不多,但文化底蘊深厚,除了閩南文化,還有僑鄉文化、戰地文化等,金門自92年起即投入閩南文化及金門學的探究與推廣,今(110)年則首度與桃園合作舉辦閩南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希望藉此深化對台灣閩南文化本體性的瞭解。
國立中央大學副校長李光華表示,西元1661年鄭成功戰艦經由鹿耳門水道進入台江內海,迫使荷蘭東印度公司守軍投降、退出台灣,漢文化逐漸居於台灣主流文化地位,並奠定台灣爾後400年來的文化意義。他認為中央大學擁有堅強的學術研究實力,期許未來透過跨學科合作,為地方學注入研究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