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晶片短缺,台灣半導體居關鍵地位,為防範中國大陸以「千人計畫」進行人才挖角及技術竊密,陸委會日前舉行「兩岸學術科技交流風險及強化學研成果保護」諮詢委員會議,會中學者提出5項建議防範措施,建議政府應儘速明訂並擴大科學技術研究發展成果的範圍,建立研究人員管制與究責機制,並修訂相關法規。陸委會主委邱太三指出,未來將持續檢視現行機敏科技、智慧財產權保護措施及法令是否齊備,加強科研成果保護,以維護我科技競爭力及國家安全。
陸委會4日公布第32次諮委會「兩岸學術科技交流風險及強化學研成果保護」會議重點。與會學者認為,政府現行授權各學研機構單位對於所資助取得之研發成果相關規範標準不一,欠缺參與研究人員的管制與究責機制,建議政府持續關注我國學研人員與陸方合作計畫、盤點兩岸校際交流協議有無落實事前申報等,避免我研發成果或關鍵技術外流。
針對中共以「千人計畫」滲透美國大學竊取學研成果,哈佛大學前化學系主任李柏隱瞞參與「千人計畫」,被認定虛假陳述等6項罪行,建議我相關主管機關對台灣校院接受資金捐贈來源,訂定相關管理規範。我方學者如同時接受政府及外國經費補助等情形,應向主管機關誠實申報。
學者也建議,政府應加強對學界、產業界宣導,提升學研機構人員重視研發智財權、營業秘密保護等法律觀念,並強化內控機制。另,針對中共今年公布「農林22條」、促進閩台農業融合發展,加強吸納台農人才、技術或資本,學者建議,政府應加強提醒國人注意相關赴陸風險,確保自身利益和安全,並避免危害台灣整體利益。
此外,行政院2021年中統計,全國2597政府單位、公立學校等,使用19256個中國資通產品,其中,大疆無人機及攝錄影設備數量最多共717個機關使用、數量計1848台,其次則是中國普聯網通設備及影像攝錄設備;第三名為海康威視生產的監視器等攝錄設備。
為了防範我政府公務資訊與機敏國家資料被竊,政院一年前通函全國機關使用原則包括,公務用資通設備不得使用中國廠牌,且不得安裝非公務用軟體。個人資通設備不得處理公務事項,也不得與公務環境介接。各機關應就已使用或採購的中國廠牌資通設備列冊管理,前年國家資通安全會報決定,限2021年底完成汰換中國廠牌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