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綜合

學習歷程檔案 六大指引公布

臺灣大學社會系教授林國明(圖)24日舉辦「學習歷程檔案審議計畫」成果發表會,整理出學習歷程作品呈現的六大指引,供高中生參考。(中央社)
臺灣大學社會系教授林國明(圖)24日舉辦「學習歷程檔案審議計畫」成果發表會,整理出學習歷程作品呈現的六大指引,供高中生參考。(中央社)

【記者林紫馨/臺北報導】111學年度起,大學申請入學將以「學習歷程檔案」作為校系審查資料,教育部委託臺大社會系「作伙學」團隊進行相關的討論及研究,將結果匯集成冊並於24日公布,內容包括作品呈現的六大指引,供高中生參考。臺灣大學社會系教授林國明也建議,不要迷信小論文是最好的作品形式。

作伙學團隊綜合2021年50場次審議會議問卷調查與審議討論,將結果彙整成「作伙做學檔——課程學習成果呈現建議」手冊,團隊表示,透過手冊可深入了解一份理想的課程學習成果作品,內容也提到作品在呈現做法上的六大指引,包括展現素養能力、作品須有摘要、交代作品脈絡、突顯個人的獨特性、作品需要有真實性,以及作品要有重點且經過整理後再上傳。

至於在作品呈現上,有六種最常見的作品類型,包括學習單、課堂活動成果、實作作品、實驗紀錄、專題報告(含小論文),以及綜整式學習紀錄,林國明也建議,在各種作品類型中,不要迷信小論文是最好的形式,也不要只上傳小論文。

臺中市清水高中校長黃偉立表示,在做學習歷程的過程中,重要的是回想學習過程並結構化整理,若孩子能清楚交代,表示孩子已經「內化」,對孩子最重要的意義就是整理及內化的學習過程,這對孩子的學習能力會有進一步的提升。

教育部高教司專委周弘偉表示,透過50場實地交流,讓不同學校及領域的老師,了解高中教育現場在108課綱上的改變,也讓高中育才跟大學選才緊密結合,形成良性循環,盼透過手冊可以清楚給學生建議,化解學生這幾年來的疑問。

林國明表示,手冊會開放網路下載,引用時要註明出處,並嚴禁商業用途,他強調,這本手冊不是教高中生做出完美作品給教授看的「武功祕笈」,而是協助高中教學與學習活動,落實108課綱;另外,也讓學生更能了解自己,了解為什麼而學、學到了什麼,以及養成綜合整理和呈現資訊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