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內政部2021年全臺人口統計數據,2020年臺灣首見人口負成長現象,2021年每月出生數均低於死亡數,全國總人口數更較前年減少18.5萬人。針對臺灣少子化問題,立委與民間團體共同呼籲,行政院應成立少子化專責機關,定期檢視少子化政策執行成效,優先回應育兒家長的需求,提供家長全方位的育兒支持。
統計數據指出,臺灣2021年出生人口、結婚對數雙雙創下歷史新低,全年新生兒僅有15萬3,820人,生育率再次跌破1,總生育率只剩0.975,臺灣的生育率已連續7年下降,顯示少子化問題嚴峻。多位跨黨派立委與兒福聯盟等團體17日共同召開記者會,體檢現行少子化政策的病因。
立委王婉諭點出臺灣少子化的成因,因高房價、高工時、高物價、低薪資,導致青年晚婚、晚生育。現代女性工作就業率比以往高,但平價托育設施不足,企業不願給予彈性工時,均不利員工兼顧家庭與工作。
立委蔣萬安指出,少子化對策計畫執行至今已花費千億預算,但出生人口數還是逐年遞減,要改善臺灣少子化的現象,必須全面了解國人晚婚、不生的原因,政府應加強跨部會橫向聯繫及整合溝通。
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李宏昌指出,行政院在少子化議題上雖有努力,但各部會仍互踢皮球且層級過低,迫切需要統合機關來專責處理。家扶基金會社工處長周大堯則表示,多年前兒童團體就曾呼籲政府應成立兒童專責機關,但中央以組織滿編、已有政院兒權小組為由推辭,臺灣需要一個有固定人力編制的少子化專責機關。
針對少子化危機,兒福聯盟董事長暨兒童健康聯盟理事長林志嘉、兒盟執行長白麗芳、李宏昌、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董事長吳春福、周大堯等民間團體代表與跨黨派立委向政府提出三項呼籲,包括行政院成立少子化專責機關,部會資源要整合、少子化政策成效要評估、家長需求列少子化政策優先。
對於民間團體與立委的呼籲,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在政院會後記者會上表示,政府推動少子女化政策,預算年年增加,今年有800億元,明年達千億元,推動提高育兒津貼、增加公共托育名額、補助不孕症治療等多項政策,有顯著成效,少子女化議題有多種因素與挑戰,各方建議都會參採,有更好的建議,政院也會誠心誠意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