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兒童難以忍受無聊和等待,而長庚大學職治系暨行為科學所助理教授許嘉芬,運用腦造影分析發現,無聊與大腦的預設模式網路(DMN)有關,在發呆時特別活躍;而ADHD兒童較一般兒童更容易感到無聊,進而導致問題行為發生。
科技部指出,ADHD是兒童時期常見的神經發展疾患之一,主要表現包括注意力不易集中、活動量過高及行為衝動等,ADHD兒童難以忍受無聊和等待,且症狀可能會延續到青少年或成人時期,並影響到患者的家庭關係、學習表現和工作成就。但關於無聊對ADHD兒童的認知、情緒、問題行為有何影響,目前卻少有研究。
而許嘉芬的研究團隊發現,無聊傾向、討厭等待與ADHD症狀嚴重度有中度至高度的正相關,也就是說,感受到無聊會加強個體對等待的厭惡感,進而使ADHD問題行為發生。許嘉芬說,ADHD兒童較一般兒童更容易感到無聊,且當注意力表現越差時,就越容易感到無聊,而越感到無聊也會使注意力越差。
研究團隊也透過腦部造影分析發現,DMN在無聊時會特別活躍,而ADHD兒童在進行注意力訓練時並無法有效降低此網路的神經活動,可作為ADHD兒童治療策略的參考。
許嘉芬表示,當沒有什麼事情可以吸引注意力、對現狀不滿意,以及想要投入卻無法達成時,都可能會有無聊的感受,若未沒處理好此負向情緒,可能對個體或身體健康造成影響。她強調,問題行為無法以打罵的方式改善,減少無聊的方法也並非找很多事情做,而是需要耐心的協助孩子找到感興趣的事物,進而改善其注意力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