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戰及疫情促使全球供應鏈重組,臺灣迎來一波投資熱,去年全臺固定投資衝破新臺幣5兆元創歷史新高,其中,民間投資達4兆多元,占比逼近85%,經濟部分析,這是臺商回流、離岸風電投資挹注、半導體業者擴廠等三大因素所貢獻。
民間消費、投資、出口是臺灣經濟成長的主要三大動力,其中,投資扮演驅動生產擴增及產業升級轉型的重要角色,近年臺灣迎來一波投資熱,出口與投資動能強勁,推升臺灣經濟表現,去年經濟成長達6.28%,創下近11年新高。
根據主計總處的數據,固定投資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重從2018年起就逐年上升,去年占26%,較2011年增加2.6個百分點;若從對經濟成長貢獻度來看,固定投資對整體經濟成長貢獻大幅提升,2011年至2018年不及1個百分點,去年提升到3.55個百分點,優於消費的0.35個百分點及出口的1.9個百分點。
經濟部統計處官員表示,臺灣的固定投資規模在美中貿易戰以及疫情催化下屢創新高,2018年首度破4兆元、2019年為4兆5,266億元、2020年為4兆7,841億元,去年更一舉衝破5兆元,來到5兆6,495億元,實質成長14.7%,表現相當亮麗。
觀察各部門投資結構發現,民間投資占整體固定投資的比率從2014年起就逾八成,其次才是政府部門及公營部門,近年民間投資動能充沛,投資金額屢屢往上攀升,去年達4兆7,645億元,年增19.1%,為近11年最高增幅,占比為整體固定投資的84.3%,逼近85%。
從產業別來看,製造業投資居各行業之冠,從2019年首破2兆元、來到2兆1,095億元,年增17%後,2020年在高基期下續增2.2%,規模達2兆1,350億元,續創新高,占整體投資金額的44.6%。
統計處官員分析,臺商回流、離岸風電投資挹注、半導體業者擴廠等三大因素加大民間投資力道,像是相關供應鏈廠商擴大投資,舉例來說,外商建造風場,帶動鋼鐵業新增產能;而半導體業者擴廠,帶動化學材料業等業者增產。
統計處官員認為,半導體廠商持續增加投資,供應鏈在地化的群聚效應逐漸顯現,加上投資臺灣三大方案延長,可望維繫投資動能,預期今年固定投資仍延續成長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