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葉篤學說明,帕金森氏症主要因為腦內稱作「黑質」的部位退化,未能產生足夠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使得病友身體活動受到影響,凋亡的黑質細胞一旦超過50~80%時,大腦其他參與運動控制的區域無法合力運作,這也讓身體活動變得混亂與無法控制。
帕金森氏症除了會出現動作遲緩、身體僵硬、抖動等動作性症狀外,葉篤學說,帕金森病友也常出現嗅覺喪失、睡眠障礙、疲倦、憂鬱、姿勢性低血壓、嚴重便祕等非動作症狀,像是近年有多項研究顯示,帕金森氏症患者出現嗅覺障礙比例也非常高,約占75至95%不等,且嗅覺障礙時間可能還比動作障礙提早4年以上。
陸教授神經科診所院長陸清松表示,近年有研究嘗試將帕金森氏症分為兩種亞型,一種是從身體開始(Body first),另一種是從大腦開始(Brain first),像特別針對「快速動眼期睡眠障礙」的患者研究,該患者會在睡覺時身體隨著夢境動作,將該情形作為身體型的前驅表現,這類型病友的自主神經症狀如便祕、低血壓較嚴重,嗅覺喪失也較常見。
葉篤學說,民眾可利用帕金森氏症十大症狀自我檢測,若10項中了3項,可能就要注意。目前沒有根治帕金森氏症的方法,但透過藥物、手術等治療方式,可以明顯減緩症狀,使患者可以獨立生活,且享有正常餘命。
1.手在休息放鬆時,出現顫抖。
2.走路時,手不會擺動。
3.站立時,身體向前彎曲。
4.走路時,一隻腳拖在後面。
5.步伐小,常跌倒。
6.覺得懶洋洋,做事沒動力。
7.頸部後方或肩膀常疼痛。
8.刻意避開和聊不來的人相處。
9.音調變小或沙啞。
10.寫字變慢,字體變小。
陸清松表示,病患若是以左多巴胺藥物長期治療,多數都會產生動作波動、異動症等併發症,主要是左多巴胺極短的半衰期,及腸胃道吸收不穩定所導致,除依據病友症狀差異調整用藥外,也可使用緩釋型口服藥物,以維持血中濃度穩定,減少藥效波動現象。
要預防或改善帕金森病,葉篤學說,運動是很好的方式,尤其是有氧運動,可增加腦部血流並提供有益的營養因子至腦部,建議每週可做2~3次運動,預防疾病上身。
臺灣動作障礙學會理事長林祖功也呼籲病友用正面的態度面對帕金森氏症,畢竟要與這個疾病共處15~20年,心態調整非常重要。「不能只依靠醫師給藥與精準治療,病患也要好好的動。什麼運動都好,千萬不要整天關在家裡,以免加速肌肉萎縮與語言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