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進一步清洗香港曾經作為「殖民地」的歷史。在更改教科書後,立法會網站原本記載立法會歷史的頁面,近日被發現描述香港為「英國的殖民地」的整個頁面遭刪去。日前在Facebook專頁提出發現事件的大埔區民主派區議員劉勇威稱,即使考慮到立法會的官方回應,亦佐證立法會官方起碼在主權移交24年以來,仍然承認香港是英國的殖民地。他認為現在社會充斥謊言,呼籲要時刻保持警覺,才能明辨是非,保存良知與公義。
就在當局審批的公民及社會科教科書表示「香港不是(曾經的)殖民地」鬧得沸沸揚揚之際,大埔區民主派議員劉勇威6月21日在Facebook專頁發文,截下立法會網頁介紹立法會歷史的頁面,上面顯示英治時期立法局的成立背景,「香港自1841年1月26日起至1997年6月30日止是英國的殖民地,其首份憲法是由維多利亞女皇以英皇制誥形式頒布,名為香港殖民地憲章,並於1843年6月26日在總督府公布。該憲章訂定成立立法局。」
劉勇威當時語帶反諷地批評趕去香港七一紀念慶典,不去開會的立法會議員及官員,在信口雌黃「擦鞋」說香港不是殖民地之前,要「先篡改立法會網頁歷史」,形容「現在真的很難看」。他又指,「發生過的事就是發生過,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不是你講完是的事會變不是」。
翌日(22日)上午,上述的頁面經傳媒報導後遭刪去。現時介紹立法會歷史的說法,改為「1843年6月26日,維多利亞女皇在總督府公布《英皇制誥》的憲章。該憲章批准成立立法局」,並加上「香港由1997年7月1日起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別行政區」,再解釋根據《基本法》,香港特別行政區享有立法權,而立法會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機關。
劉勇威在Facebook上質疑以上文字刪去整行「香港自1841年1月26日起至1997年6月30日止是英國的殖民地」,又將香港殖民地憲章模糊為「該憲章」,最後再加上一段香港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別行政區的段落,反問「這行為說明了什麼?一件這麼小的事,也用這種赤裸裸方式,將官方文本篡改為合乎他們現在要求的東西。這不就是利用一點一滴的改動細節,意圖消去記憶,讓歷史湮沒的手段嗎?」
劉勇威向大紀元表示,自己出身歷史科系,故對於以往立法會官方歷史,展示香港是英國殖民地一事「有極深刻印象」。但今次並非刻意尋找,而是對於一堆官員、議員突然走出來,說一件與長年政府官方文牘展示的歷史相違背的說法,感到奇怪。所以他以立法會官方網頁的內容加以舉證,以證明政府一直以來的官方立場。
親共立法會議員屢搬聯合國決定 否認香港曾為殖民地在殖民地年代獲港督委任成為立法局議員,後來成為特區立法會主席的全國人大前常委范徐麗泰,上週五(17日)在《環球時報》的訪問中,提及「中國從未放棄對香港的主權,也沒有承認過英國對香港統治的合法性」,又聲稱政府在教科書上的舉措是非常好的事情,「只有香港的教師和學生們都能正確認識歷史,才能避免類似『要求香港自決公投』的事件再次發生」,又稱是主權移交前或1972年,中共代表成功爭取聯合國把香港和澳門「從殖民地名單中刪除」。
另外,經民聯立法會議員、基本法委員會委員梁美芬週一(20日)在立法會政制事務委員會會議上,亦是用以上1972年聯合國的決定及《基本法》相關條文,揚言中共對香港是恢復行使主權,不是收回主權,認為「主權從來沒有丟失過」。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胡健民回應時,強調「香港以前不是殖民地,回歸之前都不是」,批評很多時是回歸前或坊間市民的理解有落差云云。
不過,歷史學家楊穎宇反駁以上就1972年聯合國決議的講法,指聯合國當年應中共的要求,將港澳從非自治領土名單剔除;但剔除只是終結兩地最終走向獨立的可能,不能改變其殖民地身分及與殖民地宗主國的關係。
他又引述當年中共代表黃華致聯合國的信函,稱「香港和澳門是被英國和葡萄牙當局占領的中國領土的一部分,解決香港、澳門問題完全是屬於中國主權範圍問題,根本不屬於通常的所謂『殖民地』範疇」,當中作為外交辭令,客觀上肯定了香港「殖民地」的身分。
楊穎宇評論,1972年的中共還不夠膽赤裸裸地否定「殖民地」身分,只是用「不屬於通常範疇」含糊帶過。但「幾十年後,大國崛起了,外交辭令演變成篡改歷史。」
特區官方至少24年承認香港是英國殖民地立法會祕書處指,已在今年1月全面更新立法會網站,但仍有可能透過網上搜尋器,搜索出已過時的舊網頁。劉勇威回應以上講法,指此事不能驗證該頁面是否「還未」被立法會刪去,抑或是「忽然」被刪去。
不過說法卻反而進一步佐證立法會所代表的官方立場,在截至去年12月31日為止的主權移交24年以來,仍是認為香港是英國的殖民地的立場,反問:「否則為何相隔足足24年,仍有此一說法而且在官方的網頁上展示?這一點需要政府回應。」
翻查網頁頁面庫存網站「Web Archive」,講述香港曾是英國殖民地的頁面在6月15日下午仍然存在於互聯網上,到22日的存檔,則已顯示立法會網站「找不到網頁」的頁面。
作為區議員,被問到在區議會層面能夠做到什麼,有無可能在區議會動議討論此事,劉勇威慨嘆現在的區議會「已經被政府閹割得七零八落」,指出現在區議會議政,必須是與本區事務有關,否則不能討論。例如他日前去信區議會要求討論港鐵公司「東鐵線全月通擴展至過海段」,也被區議會祕書處要求在題目上加上「便利大埔居民」,才當成與本區有關的議題,否則會當成全港性議題而不予討論。
劉勇威:誰在篡改劇情?籲時刻保持警覺在該頁面消失後,劉勇威於Facebook專頁上發表題為「誰在篡改劇情?」的貼文,引述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的話「人類對抗權力的鬥爭,就是記憶與遺忘的鬥爭」,斥「威權政府運用官方書寫的權力,將往日公認的認知與事實,全盤否定」,意在「讓歷史湮沒與消亡」。
他又表示「現在的社會每天充斥著謊言,以為在歷史書上才看到的「指鹿為馬」,天天上演。面對每天一眾見風駛舵的奴才庸官睜著眼睛說瞎話,我們現在能做的,是不要覺得煩厭而對周遭發生的情事置之不理,或隨波逐流對接觸的資訊盲目盡信。我們要對存疑之事批判性思考,記錄事實,時刻保持警覺。這樣才能明辨是非,保存良知與公義。」
2018年起風波 政府大力推動更改用字香港官方極力主張「香港不是殖民地」所引起的風波,始於2018年,教育局課本評審小組認為有送審教科書提到「中國收回香港」、「中國堅持收回香港主權」、「香港主權移交中國內地」等句子為「措辭不恰當」,要求出版社修改。事件被傳媒報導後,教育局局長楊潤雄配合中共一貫論調,公開稱中國一直擁有香港主權,所以不涉及收回與否。
稍後,政府總部禮賓處網站亦將「主權移交」的字眼刪除。該句子在英文版網頁的用字,原為「Since the handover of sovereignty over Hong Kong on 1 July 1997」(自1997年7月1日主權移交以來),被改為「Since 1 July 1997」(自1997年7月1日)。中文版網頁則由「主權移交」,刪改為「1997年7月1日以來」。禮賓處當時稱,在修改網站內容時作出有關改動,是希望使網站更方便用家。發言人又稱,政府各政策局及部門,會確保正確制定網站內容。
責任編輯:連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