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衛福部疾管署緊急將猴痘列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6/23)隔日,一名自德國留學回臺的臺南25歲本國籍男性,返國時在20日出現發燒、喉嚨痛、肌肉痠痛、紅疹、鼠蹊部淋巴腫大等症狀,經檢體經檢驗後,確認是猴痘陽性。
原本猴痘在1970年非洲剛果通報第一例人類感染後,疫情傳播多限制在非洲大陸,其他國家偶發零星境外移入病例,但今(2022)年4月29日,一名英國民眾自已有猴痘流行的奈及利亞旅行時,出現猴痘症狀,5月4日返回英國,由此成為此次疫情的指示個案。現在全球流行的病例有84%來自歐洲,遠遠超過原發地非洲病例3%,就連美洲的病例也比非洲多。
在亞洲地區,6月21日新加坡出現第一例境外移入猴痘個案,成為亞洲通報首例。隔日,韓國也證實該國境內發現猴痘確診案例。臺灣則是在同月24日宣布,出現首起境外移入猴痘個案。
何為猴痘 致死率高嗎?
1958年猴痘病毒首次從研究用猴子身上被發現,因此該病被命名為「猴痘」。人類感染猴痘病毒最早的個案是1970年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的一名9歲男孩,此後中非和西非靠近熱帶雨林的偏遠地區陸續有個案報告。猴痘病毒屬痘病毒科(Poxviridae),正痘病毒屬(Orthopoxvirus)。
2003年首次出現了在非洲以外的地方的病例,當時出現了81個病例,但是沒有死亡病例。最大的一次爆發是在2017年,奈及利亞發現了172個疑似病例,75%的病人都是21~40歲的男性。
猴痘主要由齧齒動物和靈長類動物傳播給人,屬人畜共通傳染病。猴痘病毒可分為中非(剛果盆地)分支病毒和西非分支病毒,中非分支比西非分支病毒更容易傳播和嚴重,中非分支致死率高達10%,而西非分支致死率約為1%。 隨著1980年天花消滅和之後停止接種天花疫苗,猴痘成為現存最嚴重的正痘病毒感染症。
會出現哪些症狀?
猴痘的潛伏期通常為6~13天,但範圍也可能為5~21天,感染猴痘之後,最初的症狀為發燒、頭痛、淋巴結腫大(如耳週、腋窩、頸部或腹股溝等處)、後背痛和肌肉痛。
接著,皮膚會出現紅疹,最開始從臉部開始,然後蔓延到身體其他部位,最常見的是在手掌和腳掌上。紅疹會比較癢或者痛,經過幾個階段之後,會結痂脫落。
通常感染的症狀會在14~21天內消失,大部分病例都比較輕,經過一段時間後自癒,但是也有可能出現重症,西非有過死亡病例。兒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尤其容易重症,併發症包括繼發性細菌感染、肺炎、敗血症等。
傳播途徑為何?
猴痘會因直接接觸感染動物的血液、體液、損傷的皮膚或黏膜而被感染,食用受感染的動物肉類也是一種危險因子。主要通過跟感染者進行近距離接觸傳播,包括接觸汙染物品、損傷的皮膚、呼吸道或者眼鼻口傳播,比如感染者打噴嚏或者咳嗽。
飛沫傳播需在長時間面對面接觸情境下較容易發生,因此醫護人員及同住家人都有較大的感染風險。產婦若感染猴痘病毒,可經胎盤垂直傳染給胎兒,或於產程中因接觸而傳染。另外,透過案例發現,猴痘可能也會通過性交傳播。
有疫苗可打嗎?
衛福部疾管署署長周志浩表示,目前正與疫苗公司商談最新第三代天花疫苗供應問題,雖然我國有儲備第一代疫苗,但第一代疫苗是作為戰備用,因此暫不考慮施打第一代;至於施打對象,因為世界衛生組織(WHO)不建議大量接種天花疫苗,因此一般建議接種對象為「照顧猴痘病患的醫護人員」、「短期內密切接觸猴痘病患者」及「實驗室工作人員」。
如何預防感染?
雖然猴痘疫情目前不構成國際緊急公共衛生事件,但是前往猴痘病毒流行地區時,避免接觸齧齒動物和靈長類動物,以及生病或死亡動物,所有食物必須澈底煮熟後才能食用。避免與猴痘感染者接觸,如有疑似症狀,應戴上口罩及時就醫,並告知旅遊史、接觸史。
因猴痘可能透過接觸病患的傷口、體液、呼吸道分泌物等方式傳播,故建議醫院照護疑似或確定病例時依循標準防護措施、接觸傳染防護措施及飛沫傳染防護措施。採檢/醫療照護人員建議穿戴手套、隔離衣、高效過濾口罩、護目裝備;如果病人情況允許,其他人與病人近距離(小於一公尺)接觸時,建議病人佩戴醫用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