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綜合

福島核廢水擬2023年排海 環團籲日本撤回計畫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等民間團體響應國際發起的「Don't Nuke the Pacific 」連署活動,10日於日台交流協會門外呼籲日本政府,撤回福島核廢水排放太平洋計畫。(全國廢核行動平台提供)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等民間團體響應國際發起的「Don't Nuke the Pacific 」連署活動,10日於日台交流協會門外呼籲日本政府,撤回福島核廢水排放太平洋計畫。(全國廢核行動平台提供)

【記者徐翠玲/臺北報導】日本政府2日同意東京電力公司核廢水排海工程動工。全國廢核行動平台等民間團體響應國際發起的「Don't Nuke the Pacific 」連署活動,10日於日台交流協會門外呼籲日本政府,在有替代方案情況下,撤回福島核廢水排放太平洋計畫,不要讓大自然、海洋、鄰國、生物環境承受核災結果,並宣讀公開連署信,請其代為轉交日本政府。

福島第一核電廠預計2023年開始,逐漸排放128噸放射性核廢水到太平洋。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蔡中岳指出,排入大海是最廉價作法,卻對生態環境造成更多影響。「Don't Nuke the Pacific 」公開信強調,聯合國理會所任命的3名獨立人權專家2021年4月已告訴日本政府,還有其他方式可以處理核廢水,不是只有排入大海。

關於核汙水排放到太平洋,蔡岳中說,太平洋循環流是從日本順時鐘先到美國西岸,再繞回台灣,還有沿岸流由北到南流,核廢水經過循環流到台灣需要時間,但仍會造成很多風險,像遠洋漁業可能到東海捕魚,魚類可能有核汙水汙染,對人類生活也會造成很大影響。

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任律師蔡雅瀅表示,2011年3月發生福島核災,福島核電廠持續每日產生約140立方公尺的汙染水。日本核能監管機構批准福島第一核電廠,將超過100萬噸的含氚、銫等輻射物質的核廢水排入海中。她認為,這會造成鄰近國家的困擾「與鄰為壑」問題。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祕書長崔愫欣則指出,輻射水經過稀釋、處理排入太平洋,且要排放30至40年之久,會對海洋生態造成長期衝擊。大家也非常擔憂放射性可能經由生物累積作用,在海洋跟生物體內累積。

她提出4項訴求包括,撤回從福島電廠釋出放射廢水到太平洋的計畫;聆聽福島及周邊縣的農、林、漁業合作組織和消費者組織、國際社會相關團體的反對聲音;停止以「處理過的水」或「ALPS所處理過的水」等誤導用語,描述ALPS所處理的輻射水。這類水體仍具有大量放射性氚和碳14等放射性同位素,如鍶90,可能累積於骨骼並導致骨癌及血癌;日本政府考慮、考察當地社區和公民團體所提出的替代方案,例如:利用現有技術建造大型核廢水儲槽作為替代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