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養生 醫療新聞

骨鬆潛藏致命危機 快做一分鐘檢測

「一分鐘骨鬆風險評估表」,提供民眾快速便捷的方法判斷是否為骨鬆高風險族群。(Shutterstock)
「一分鐘骨鬆風險評估表」,提供民眾快速便捷的方法判斷是否為骨鬆高風險族群。(Shutterstock)

文/記者李郁玫
隨著步入高齡化社會,骨質疏鬆患者逐年增加,也成為65歲以上老年人常見的慢性病之一,由於骨質流失沒有徵兆,大多數患者都是在骨折之後才知道已罹患骨鬆,因此也被稱為「無聲的疾病」。 

一旦發生骨鬆導致的骨折,情況嚴重者會造成未來生活品質降低、失能臥床風險,甚至死亡等後果。國際骨質疏鬆症基金會(Inter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 IOF)統計顯示,髖部骨折後在1年內,死亡率高達20~24%,相較於一些常見癌症都高出許多。

骨鬆為骨量減少或骨密度下降,骨骼微細結構發生破壞,導致骨骼脆弱,尤其是女性在停經後,因雌性激素分泌急速降低,骨質流失的速度會迅速上升。

骨鬆為骨量減少或骨密度下降,骨骼微細結構發生破壞,導致骨骼脆弱,由於骨質流失沒有徵兆,大多數患者都是在骨折之後才知道已罹患骨鬆 。(Shutterstock)骨鬆為骨量減少或骨密度下降,骨骼微細結構發生破壞,導致骨骼脆弱,由於骨質流失沒有徵兆,大多數患者都是在骨折之後才知道已罹患骨鬆 。(Shutterstock)

骨鬆初期症狀不明顯,通常難以察覺,也不清楚骨鬆導致的骨折帶來的影響和負擔,甚至不知道是可以預防和治療的疾病。

為此,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參考國際骨質疏鬆症基金會的建議,編譯出「1分鐘骨鬆風險評估表」,提供民眾快速便捷的方法判斷是否為骨鬆高風險族群。

一分鐘骨鬆風險評估

1. 父母曾被診斷有骨鬆或曾在輕微跌倒後骨折?
2. 父母中一人有駝背狀況?
3. 實際年齡超過 40 歲?
4. 成年後是否曾經因為摔倒而造成骨折?
5. 是否經常摔倒,或者因為身體較虛弱而擔心摔倒?
6. 您四十歲後的身高是否減少超過 3 公分以上?
7. 是否體重過輕?( BMI值少於 19 )
8. 是否曾服用類固醇藥片連續超過3個月?
9. 是否患有類風溼性關節炎?
10. 是否被診斷出有甲狀腺或是副甲狀腺過高的狀況?
11. 您是否每天飲用超過相當於兩小杯分量酒?
12. 有長期吸菸習慣,或曾經吸菸?
13. 每天運動量少於30分鐘?(包含做家事、走路、跑步等)
14. 您是否避免食用乳製品又沒有服用鈣片?
15. 您每天從事戶外活動時間是否少於10分鐘,又沒有服用維生素D補充劑?

上述評估表中,只要符合其中一項「是」,就代表罹患骨鬆的風險較高,建議進一步安排DXA骨密度檢測。

5分鐘檢測完成骨密度

黃兆山醫師表示,如果發現自身或家人為骨鬆高風險族群,應進一步接受骨密度檢測,了解骨骼的健康情形。目前最標準的骨密度檢測方法是使用雙能量X光吸光式測定儀(DXA)來進行測定,民眾只需要躺在檢測臺上,5分鐘就能檢測出腰椎、髖部等部位的骨密度。

檢測完成之後,醫師會依據代表骨密度的T值給予治療,或是飲食生活建議,T值如果在–1~–2.5,定義為「骨質疏少症」,表示骨質正在逐漸流失、骨密度已經變低: T值如果低於–2.5,即確診為骨鬆,建議與主治醫師共同討論治療方案,避免骨鬆性骨折發生。

黃兆山提出,目前針對骨鬆的治療藥物相當多元,可分為抗流失類藥物、促骨生成類藥物、混合型三類,口服、針劑藥物都有,務必積極接受藥物治療,以維持骨密度,降低骨折發生率。

落實「骨鬆早篩檢、骨折不出現」,全面提升健康照護,才能真正防治骨鬆性骨折於未然,以避免更多骨鬆造成的骨折憾事發生。(Shutterstock)落實「骨鬆早篩檢、骨折不出現」,全面提升健康照護,才能真正防治骨鬆性骨折於未然,以避免更多骨鬆造成的骨折憾事發生。(Shutterstock)

一旦治療中斷或延遲,將會造成骨質流失、骨折風險上升。如果有疫情期間回診的顧慮,建議與醫師共同商討治療方案和回診頻率,切勿自行停藥。

黃兆山提醒民眾,骨鬆最重要的是及早檢測和藥物治療,可以經由骨折風險評估表估算未來10年骨鬆性骨折的可能性,並且主動關心自身和家人的骨質健康。

除了在飲食和運動上著力、進行骨密度檢測,為骨骼健康採取行動之外,如果有相關症狀應及早就醫,並配合醫囑使用適當藥物治療,落實「骨鬆早篩檢、骨折不出現」,全面提升健康照護,才能真正防治骨鬆性骨折於未然,以避免更多骨鬆造成的骨折憾事發生。◇